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29日电 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该行仍保持稳健经营态势,在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风险管理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并明确未来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
经营业绩承压前行 多维度优化业务结构
截至2024年末,晋商银行总资产达到3763.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0.01亿元,增幅4.15%。存款余额为3008.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7.81亿元,增幅7.04%。贷款余额为2014.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78亿元,增幅5.21%。全年实现净利润17.50亿元。
对于业绩波动,晋商银行在公告中分析称,报告期内,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金融业面临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资产端收益收窄等挑战。在此背景下,该行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优化资产负债配置,持续压降高成本负债,并通过精细化定价管理缓解净息差压力。与此同时,该行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投放,推动对公与零售业务均衡发展。
资产质量稳中趋优 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资产质量方面,晋商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77%,较上年末微降0.01%;拨备覆盖率达205.46%,较上年末增长6.7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资本充足指标方面,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2.8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18%,显著高于监管要求,为业务拓展提供充足缓冲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晋商银行在信用风险防控上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公告披露,该行通过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监测、完善贷后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提升风险预警效率等方式,实现信用风险全流程管控。此外,该行严格实施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新规,对非信贷资产实施穿透式管理,进一步提升风险分类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 赋能业务提质增效
作为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者,晋商银行在2024年完成《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2022—2024)》工作内容,延续制定三年期数字金融行动方案并推动执行。公告显示,过去三年,该行累计投入超5亿元用于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智能风控等领域的数字技术底座。
在具体应用层面,该行通过搭建“晋享生活”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线上消费、缴费、理财等场景,个人客户数突破800万户;公司业务方面,推出“晋企通”对公数字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融资、支付结算服务,全年线上贷款投放量同比增长23%。此外,该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客户服务,智能客服机器人日均处理咨询量超2万次,识别准确率达95%。
坚守服务实体本源 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2024年,晋商银行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全年新增贷款投放中,超六成流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经济等领域。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7个百分点;绿色金融贷款余额突破人民币1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支持光伏发电、节能减排等项目近百个。
在普惠金融领域,该行推出“小微快贷”线上产品矩阵,通过简化流程、自动审批等方式,将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截至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人民币280亿元,服务客户数超1.5万户,当年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股东回报保持稳定 公司治理持续完善
尽管盈利承压,晋商银行仍延续分红传统。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末的现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8元(含税),合计约人民币4.671亿元,分红比例维持在26.7%,与近三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该行表示,此举旨在平衡股东当期回报与长期价值增长需求,未来将根据经营状况动态优化分红政策。
公司治理方面,晋商银行在2024年进一步完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运作机制,新增环境与社会风险专业委员会,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战略决策。同时,该行加强内控合规管理,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年”专项活动,全年组织全员合规培训超200场,覆盖率达100%。
锚定高质量发展 擘画未来三年蓝图
面向2025年,晋商银行明确“稳规模、调结构、控风险、促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举措包括:加速零售业务财富管理转型,力争三年内财富管理规模突破人民币500亿元;打造产业金融特色品牌,聚焦能源革命、高端装备制造等山西优势产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推动金融科技从支撑业务向引领创新升级,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等场景的深度应用。
该行将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科技赋能、管理提效、风控加固等多措并举,构建更具韧性的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晋商银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