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30日电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创新实施“四链”工作法,以系统思维锻造高素质到村工作大学生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招录201名大学生投身村(社区)建设,其中37人成长为村级发展骨干,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链条,筑牢牵引人才强基链。创新“直播带岗”“联农助农”等引才模式,聚焦乡村振兴需求,定向招录农业技术、数字经济、乡村规划等专业人才,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建立“专业需求库”,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需求,科学分配人才资源。农业专业毕业的刘德伟,凭借扎实的农学专业知识,在裴社镇裴社村推广花椒改良种植技术,引入新品种、改进种植模式,使花椒亩产提升20%,带动村集体增收35万元,成为专业人才助力产业振兴的典型范例。
二是机制固链,构建保障支撑链。建立全周期管理体系,为每名大学生建立动态档案,实时记录工作实绩、培训情况、成长轨迹。推行“导师帮带制”,安排乡镇领导、优秀村支书与大学生“一对一”结对,2024年累计开展帮带活动580余次,帮助大学生快速融入基层、提升工作能力。实行“以会代训”制度,每月组织工作例会,邀请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负责人授课,全年培训超3000人次。郭家庄镇大学生李金辉通过例会学习电商知识,搭建“闻喜特色农产品”直播平台,单月销售额突破15万元,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是培育延链,打造能力提升链。开展“菜单式”精准培训,开设“乡村治理沙盘推演”“短视频营销实战”等12门课程,累计培训600余人次,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组织大学生参与重项建设。在郭家庄镇陈家庄文旅项目中,5名大学生组成设计团队,深入挖掘古村文化内涵,打造“古村研学游”路线,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成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畖底镇的“智慧农业大棚监测系统”项目,通过智能化管理为农户节约成本12%,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四是考核强链,激发干事活力链。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大学生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实行“月度自评、季度互评、年度总评”制度。2024年,28名表现突出的大学生被纳入乡镇人才库,12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形成鲜明的激励导向。对考核排名靠后的15名大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提升。礼元镇到村工作大学生经帮扶后,牵头完成村道路硬化工程,群众满意度达98%。考核机制的有效实施,激发了大学生干事创业热情,全年累计提出有效建议430余条,为村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四链”工作法的深入实施,闻喜县到村工作大学生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持续提升,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勇担重任、积极作为,为农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与创新动力,推动乡村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完)
(邱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