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23日电 中建八局武宿机场GTC项目致力于创新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智能物联监测系统,全力推进工程安全监测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项目建设筑牢安全防线。
武宿机场GTC项目基坑最大开挖深度26m,基坑总长约670m,周边环境复杂,涉及轨道交通线路预留等关键工程,传统监测手段难以满足高精度、实时性的监测需求。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部创新引入智能物联监测系统,构建了一套全面、高效的多元终端监测体系。该体系涵盖支撑轴力、围护桩体深层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多个关键监测指标,实现了对工程安全状况的全方位实时监测。
智能物联监测系统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各类监测终端的数据进行高效整合,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传输与分析。相较于传统监测方式,该系统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极大地克服了人工监测在时间和频率上的局限,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基坑的细微变化。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能够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前预测潜在风险,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物联控制器展现出强大的预警能力。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的安全阈值时,系统能够迅速发出预警信号,通过短信、APP推送等多种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一功能有效提升了项目部对安全隐患的响应速度,将事故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此外,该系统还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可视化管理。通过直观的图表和界面,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工程各部位的安全状况,对整体安全态势一目了然。这种可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便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建八局武宿机场GTC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物联控制器的应用是项目部在工程安全监测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未来,项目部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优化监测系统,为人防技防并重的工程安全管理模式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为项目的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
此次创新实践不仅为武宿机场GTC项目的安全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轨道交通类工程的安全监测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望在行业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完)
(张兆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