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30日电 近年来,长治市上党区坚持以创新思维破题,依托“光伏+”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能源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其中,长治兰能上党区“种养光储一体化”生态立体循环产业项目就是有力举措之一。该项目自2023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在西池乡、南宋镇和苏店镇有序铺开,700余亩的规划用地已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目前,西池乡西故县村二仙岭“种养光储一体化”生态立体循环产业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创新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的立体循环模式,自2024年2月开工建设,同年7月全容量建成并网发电,实现了清洁能源与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日,在西故县村二仙岭项目现场看到,光伏板间隙间,100余亩连翘苗随风摇曳。项目负责人张宝贵一边仔细查看幼苗长势,一边介绍道,该项目采用“光伏+中药材”复合模式,利用板间光照资源种植兼具药用和经济价值的连翘。连翘根系发达,既能稳固土壤,又与光伏板共同守护山地。“我们2024年5月份种下了5000株连翘,预计2年后实现丰产,亩均产值预计达到1万元。”张宝贵说。
光伏板下方同样生机勃勃。500平方米的鸡舍内,3500余只生态蛋鸡悠闲踱步。工作人员冯建胜戴着草帽在鸡舍间穿梭,一边收集鸡蛋一边向记者介绍:“鸡吃的饲料是谷子、玉米、小麦,都是纯天然的。”除饲料外,鸡群也会以光伏板下杂草、昆虫为食,产下的鸡蛋品质高。鸡粪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还田,用于改良土壤,形成了“饲草种植——生态养殖——肥料还田”的绿色循环。“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喂鸡、收鸡蛋,一天能收130斤左右,产值大约2000元。每个月工资4000元,感觉挺好的。”冯建胜开心地说。
张宝贵指着连绵的光伏板介绍道,这座4.9MW的光伏电站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500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4000余吨。“我们现在和村里有合作,雇佣村民进行养殖工作,能解决大约30多名村民的就业。我们也正在探索‘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张宝贵表示。(完)
(王珉茜 宋梓玮 张璞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