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专业学者论剑“煤矸石智能双体充填技术”共探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新路径
2025年06月30日 17:07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太原6月30日电 6月27至29日,第三届煤基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国内知名高校教授、科研机构专家以及业内人士共同就推进煤矸石资源化利用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深度探索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的新路径,为智慧矿山、绿色矿山贡献更多力量。

主办方供图

  本次会议由工业固废网、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地矿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煤炭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学会等联合主办;准格尔旗对外招商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蒙古国选矿工艺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协办;准格尔旗能源协会、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煤矸石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内蒙古超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图矿业(山西)有限公司、青岛海州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等支持;北京固废通固废资源化利用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承办。

  会议通过对煤基固废利用技术、设备、思路的探讨交流,为煤炭资源能源型地区绿色转型提供重要经验,为产废企业和资源化利用企业提供煤基固废综合利用解决方案。

  来自北京、天津、广东、陕西、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高校、科研机构教授、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300余人齐聚准格尔旗。会议特别邀请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赵增武,内蒙古地矿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秉智,内蒙古自治区研究室(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内蒙古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工张树礼致辞。内蒙古工业大学副院长、教授刘建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田书磊,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苍大强,山西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专员滕朝晖等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

主办方供图

  当日,河图矿业集团与北京固废通——工业固废网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并就“煤矸石智能双体充填项目”成功签订合作协议。北京固废通副总经理谢欣雨与河图矿业矿山机电总经理岳鹏代表双方签约。北京固废通总经理、工业固废网创始人杜根杰向河图矿业集团董事长陆永生颁发战略合作伙伴铜牌和证书。

  当前,中国各地正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而煤矸石等煤基固废的综合利用正是系统性实践与创新探索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河图矿业集团依托在煤矿机电领域与矿建工程行业的深厚技术积淀,自主研发煤矸石智能双体充填技术,联合企业自研的HCS智能干选机,实现煤炭与矸石的精准分选作业,为煤矸石的处理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河图矿业矿山工程总经理张光银介绍,智能双体充填项目为煤矿提供了“采选充一体化”方案,通过井下就地处理矿井矸石和井上返矸系统,大幅减少了地面排矸费、矸石山治理费、场地占地费、地面塌陷土地复垦费及水土保持补偿费等多项支出,有效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通过井上下协同作业,减少了煤矸石升井量,创新应用“连采连充”工艺,提升了资源回收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

主办方供图

  杜根杰表示,河图矿业集团首创的智能双体充填技术(膏体加浆体)已在山西省吕梁市部分煤矿成功应用,解决了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痛点。

  陆永生认为,河图矿业智能双体充填项目不仅解决了煤矸石的处理问题,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张建波介绍,我国煤气化渣等固废年产量超8000万吨,利用难题亟待破解。

  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赵增武长期致力于固废绿色高效高值利用研究。赵增武说,新时代固废处理需强化产学研协同,而河图矿业双体充填技术,以创新模式实现煤矸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契合绿色高效发展理念,具备广阔的技术提升与应用拓展空间。

  此次会议聚焦行业前沿,深度解读技术政策与发展趋势,涵盖固废制备陶粒陶瓷、脱碳、智能分选等多个技术方向,覆盖建筑、农业、矿山等多元场景,通过展示创新实践,为固废处理产业化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贡献力量。(完)(陈雄飞  高变)

【编辑:任曼曼】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