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4日电 (记者 杨静)“2025年太谷古城古建筑测绘暑期联合工作营”3日在山西太谷启动,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200余名建筑学科师生,将在未来7天对太谷古城内20余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开展系统性测绘。
山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太谷古城拥有1400多年建城史,城内现存20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4处不可移动文物及18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珍贵的建筑遗产承载着晋商文化的发展脉络,是研究中国北方传统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
“本次联合测绘营的核心任务,正是为太谷古城的建筑遗产建立详实、准确的‘身份档案’和‘健康记录’。这不仅是基础性工作,更是专业性、前瞻性的保护行动,意义重大。”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郭普庆说。
据介绍,此次测绘选点涵盖宋代安禅寺大殿、无边寺白塔,明代鼓楼、文庙、城隍庙、县衙建筑群,以及清代晋商民居、票号、私家园林等典型建筑遗存。通过实地测绘、数字化记录与成果交流,为太谷古城保护提供精准的测绘资料和科学的保护建议。
活动期间,除高校师生分组进行建筑外业测绘与成果评议交流外,还将开展三场专业学术讲座,由清华大学、山西古建筑与壁画彩塑研究院的专家就古建筑测绘历史、测绘要素、技术方法及遗产保护理论等专题进行系统讲解。
此次活动由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晋中市太谷区古城保护利用工作指挥部联合主办。本次联合工作营的举办,既为古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又为师生搭建实践平台,通过实地测绘与研究,参与师生将深入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建筑类型的风格形式、结构特征与营造技艺,更全面地认识其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