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23日电 晋城大医院始终聚焦形成合力、融合提升、牵引服务、赋能文化四个关键维度,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的全面优势,走出了一条党的建设与医疗事业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的新路径。
形成合力 筑牢发展“动力源”
党管方向,思想先行。唯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才能汇聚起推动医院发展的磅礴力量。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政工例会、支部书记上讲台、党员培训等载体,将党建工作目标与医院发展规划同部署、同落实,确保医院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
筑牢堡垒,激活引擎。强化党支部的堡垒作用,推动支部建设与医院发展深度融合,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医院重新梳理搭建党支部架构,选强配齐支部班子,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将党员培养成骨干、将骨干培养成党员,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成为医院发展的“最强有生力量”。把支部思想建设与科室业务学习、支部组织建设与科室梯队建设、支部作风建设与科室医德医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党组织活动与科室发展联动互促。
融合提升 打好业务“组合拳”
联动融合,拓展半径。加强医院党委与医学院校党委的紧密联动,共推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双提升;推动医院党委与高都镇党委构建 “党建联盟”,成立首个健康工作坊,聚力促进医疗服务事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开展支部党建融合试点,由机关二党支部与五官科党支部结对共建,打造业务互促样板。
争先共进,润物无声。党建与业务“两张皮”是医院党建工作中的迷思,晋城大医院以“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为突破口,让党旗在临床一线高高飘扬。选树优秀医务工作者为“党员标兵”,为科室创建“流动红旗”,以典型示范激发全员动力,在学科建设、科室管理、病历书写、手术操作、医患沟通等方面作表率,让党建引领与业务争先同频共振。
牵引服务 架起医患“连心桥”
打造品牌,延伸服务。医院是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党建工作要体现在为民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里。医院党委始终践行“患者为先”的理念,思举措、找办法、办实事,以医疗服务为纽带,让党员身影活跃在服务群众最前沿。“大医晋城行”是医院党建服务品牌的生动实践,巡回义诊活动于2021年10月22日正式启动。至今,专家团队走遍了晋城6个县(区)的乡、镇、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坚守初心,精细服务。在院内,开展了多项便民助医服务,化解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烦心事”。“党员志愿服务岗”将党建与一线服务深度融合,在门诊大厅“落地生花”;“慢病管理中心”“住院服务中心”等一站式服务集群,让门诊慢病患者、住院患者实现了从“多头跑”到“省心办”,这些举措不仅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赋能文化 涵养医院“精气神”
文化为魂,党建作心。以党建引领培育具有行业特色的医院文化,让奋斗本色成为全体职工的精神标识。“一声”品牌逐步发展成为医院文化的传播矩阵;“文化艺术节”以乘势而上的劲头深耕职工与患者精神文化需求;“党建文化长廊”完成了一场党史和院史的“寻光之旅”;“向您汇报”主题活动,全院40余科室亮出发展答卷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文化符号逐步交织成具有晋城大医院特色的精神图谱,在潜移默化中凝聚起全体职工的奋进力量,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路上最动人的精神注脚。
用心关爱,共筑家园。医院持续完善职工福利体系,建设集健身、阅读、心理疏导于一体的“职工之家”,做到职工家庭遇困时要探访、工作受挫时要谈心,用细致入微的关怀化解后顾之忧。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参加健康知识讲座、康复经验分享会,让患者在困境中感受温暖。医院通过关爱职工、患者,着力打造“乐于奋斗追梦的和谐之家,值得信赖托付的温暖之家”,这种以党建为纽带,涵盖职工与患者的“家文化”,正不断转化为推动医院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晋城大医院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