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悟”年轻干部取经之“道”
2025年08月27日 11:32
来源:阳泉郊区党建

  “我想离开浪浪山”,动画短片《中国奇谭》里小妖怪的心声,道出了许多年轻干部初入职场时的迷茫与彷徨。从“浪浪山”到“取经路”,从“小妖怪”到“实干者”,这都像极了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要想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同样需要踏上“取经路”,在磨砺与考验中“悟道”,方能取得属于自己的真经。

  悟“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的执着精神,在信念坚定中“守住心”。取经道路千万条,付诸实践第一条。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逐梦之路,而这条路并不平坦,荆棘丛生、泥泞不断,有的人还未迈出第一步就望而却步,有的人迈出第一步却在中途戛然止步,有的人朝着既定目标无问西东、脚步不止……人生重要的不只是结果,还有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甘愿全力以赴的风雨兼程。浪浪山小妖怪跋山涉水、一路向前的执着精神无疑是对“取经”的最美诠释。年轻干部要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常寻思想之源、常补精神之钙、常固信仰之基,主动在工作中经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大事要事考验,努力在“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的执着追求中践行忠诚于党的铮铮誓言。

  悟“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实干精神,在担当作为中“挺直腰”。哲学上讲,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矛盾总是贯穿其中,唯有风雨兼程、敢于斗争、实干担当,才能踏平坎坷成大道。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基层工作不能设置“容易模式”,乡村振兴的“顽瘴痼疾”、矛盾调解的“烫手山芋”、服务群众的“急难愁盼”,都是年轻干部要翻越的“浪浪山”。面对挑战,要像浪浪山小妖怪那样事不避难,哪怕被孙悟空一棒打翻,也未曾退缩。要自觉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在基层治理、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群众工作中俯下身、弯下腰攻坚克难,不断增强能力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多面手”“百事通”,于千头万绪中织密工作经纬。

  悟“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的乐观精神,在为民服务中“站好岗”。乐观是一种心态,也是处事的状态,很多时候,行到山重水复处,自能等到柳暗花明时。浪浪山小妖怪的乐观,藏在“把小事做好”的踏实里、“对未来的小期待”里,即便是“新袋子”“胡萝卜”“甜泥饼”的小愿望,也是他们前进的小动力,这种乐观心态让苦涩的日子泛起了微光。新时代年轻干部生逢盛世,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候,要学习浪浪山小妖怪的乐观精神,自觉涵养“枝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对于群众“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当成自己的“心头大事”,即便遇到“急事、难事、棘手问题”,也要不发牢骚、不去抱怨,而是用乐观情怀去降伏民生领域的一个个“妖魔鬼怪”,尽自己所能解决好群众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青春的价值在为民服务中绽放光彩。

  “浪浪山”是成长的起点,“取经路”是奋斗的征程。年轻干部要敢于走出“浪浪山”,踏上“取经路”,在实战中勤学苦练、担当作为、为民服务,实现从“小妖怪”到“顶梁柱”的蜕变,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李鹏飞)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