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29日电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围绕“规范管理、畅通路网、优化服务”三大核心,深耕综合行政执法、公路养护、城市客运三大领域,通过强化执法、精修公路、提升服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交通运输保障。今年1月至7月,全县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完成约13亿吨/公里,公路交通网络共计1302.134公里。
强化行政执法,规范行业秩序。一是织密执法监督网络。健全行政执法规范制度,修订《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首违不罚制度》等11项机制。开展交通运输执法监督检查,聚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点执法领域,对反映强烈的“一刀切”、野蛮执法、机械执法等问题查纠整改,共出动执法人员49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65车次。二是提升执法办案质效。聚焦交通运输领域各类违法行为,精准发力、严格执法,查处各类案件109件。其中运政、路政、城市客运、源头治超等案件103件,收缴罚款24.6万元;处理路赔案件6件,收缴公路补偿费3.8832万元。着力提升重点区域执法效能,在“一场两站”等关键部位部署高清摄像头182台,实现执法监管可视化、全覆盖。高效处理投诉举报及转办案件37件,结案率100%。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完成源头治超巡查企业43家次,完成率100%。三是创新铁路治理模式。建立健全铁路沿线环境安全监督管理新机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将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职责细化分解、落实到人,今年以来召开工作推进会1次,及时更新“双段长”名单,新增调整段长1名。围绕交叉口“平改立”、沿线封闭设施完好性、两侧2.5公里内大畜生饲养户、油气管线及轻漂浮物等隐患开展排查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36余人次、执法车辆44余辆次,排查各类隐患30处,整改率100%。
加强养护管理,提升通行能力。一是健全养护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全县设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实现县域内农村公路路长全覆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管站配齐配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队伍、组建专业养护队,配备养护人员33名,每月至少开展5次全域巡查,特殊、重点路段恶劣天气每天至少巡查1次,确保养护工作无死角、全覆盖,为全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交通保障。二是扎实开展日常养护。围绕“路面良好、路肩整齐、边沟畅通、标志齐全、安保完善、绿化美观”目标,全力推进各项养护作业。目前,完成县道路面铣刨补坑8110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35米,修复排水渠1700米,更换护栏115米,清理塌方7处80余立方米,清理排水渠150米,修复路肩边坡3公里,隐患路段警示标志牌35个,施划标线300平方米,铸钢减速带35米,显著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条件,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打通“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加大汛期巡查力度,结合季节特点开展农村公路安全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每月开展全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5次;建立隐患台账,发现问题及时汇总并整改,今年以来共排查路面塌陷、边坡滑塌、排水不畅等各类隐患5处,整改率100%,有效管控农村公路汛期通行风险,为群众日常出行及应急物资运输筑牢安全防线。
做优客运服务,打造品质出行。一是压实安全监管责任。明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与5家客运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在春运、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春运期间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客运站点5个,抽查营运车辆800辆,确保节日期间客运市场安全稳定,为电商、文旅等行业创造安全环境,助力县域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春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带动零售、餐饮等行业增收10万余元。二是规范出租运营管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租车拒载、不打表等问题,配合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出租市场专项整治,制定9项针对性工作方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72人次,联合开展夜间突击检查3次,检查出租车28辆,查处出租汽车不规范运营行为5起(含拒载1起、不打表3起、宰客1起),教育整改驾驶员仪容仪表不整洁、服务行为不文明等问题87人次,出租车投诉同比下降62%,有效提升出租车服务质量和城市形象。三是推进公益活动绿色发展。连续十六年在高考期间开展“爱心送考”公益活动,今年高考期间出动巡游车81辆、从业人员100余人,两天内接送考生及家长2550余人次,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展现交通社会责任。持续推广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更新纯电动车37辆,全县264辆出租车中,207辆为新能源纯电动车,57辆为清洁能源汽车,城市尾气降排效果显著,有效助力全县生态环境改善和绿色低碳发展。(完)
(闻喜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