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长治潞城区:优化布局扩充优质资源 协同育人谱写教育新章
2025年09月02日 14:04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日电 教育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长治市潞城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创新办学模式、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持续优化区域教育布局,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月1日,备受瞩目的潞城海亮未来学校正式开学,首批430余名新生满怀憧憬走进校园,开启了崭新的成长旅程。这所融合“公办底蕴”与“海亮品牌”的新型学校,标志着潞城区合作办学模式迈出关键一步。

  开学当天,潞城海亮未来学校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崭新的教学楼里,学生们端坐于明亮教室,迎来充满期待的“开学第一课”。交流中心、多功能报告厅、室内体育馆、标准化操场、食堂和宿舍等配套设施全面启用,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潞城区实验小学与长治市第十三中学校同步入驻,意味着这所高起点规划的学校正式开启育人新程。

  海亮教育·长治市第十三中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李存柏介绍,该校聚焦“根基稳固、理念超前”的定位,积极探索混合式学习、合作探究式教学等新模式,依托智慧教室与海科学习平台,实现优质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师资建设上,通过“启航计划”选派教师赴海亮教育总部跟岗培训,并实施“青蓝工程”推动新老教师结对成长。课程方面,除夯实国家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人文素养、艺术审美等拓展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部则构建了“学在未来——勤在未来——嗨在未来”课程体系,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班额控制在36人以内。该校小学部校长朱胜兵表示,学校实施“双轨融合”课程,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全面引入海亮特色课程,涵盖双语浸润、科创思维、艺术审美等多个板块,并开发融入潞城本地文化的校本课程,借助智慧教室与数字化平台,实现个性化培养和过程性评价。

  作为潞城区教育布局的重要项目,潞城海亮未来学校总占地约67.43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24年5月开工,2025年8月正式投用,全部建成后可提供4000余个优质学位。学校坚持“政府主导、品牌引入、机制创新、品质卓越”原则,创新融合“公办底蕴+海亮品牌+民营机制”,采用“一体两翼,独立运行”治理模式,以潞城区实验小学和长治市第十三中学校为支撑,引入海亮教育的品牌、课程与技术资源。

  该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保障公办属性的同时增强办学灵活性,组建了“本地骨干教师+海亮名师+外聘专家”的复合型师资团队,通过常态化远程教研与跨校交流,持续提升教师素养,有效实现了中小学思维模式与学段能力之间的无缝衔接。

  学生家长韩艳平表示:“学校的资源优越、师资力量强、教育模式新,孩子在这里不仅能学好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兴趣特长。希望孩子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有所成,实现理想。”

  李存柏表示,该校将持续推进校际教研共同体建设,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学生活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一体两翼”治理模式,既保持公办教育的规范性,又融入海亮教育的创新活力,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努力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成就美好未来。

  潞城海亮未来学校的启用,不仅有效扩充了潞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更提升了全区整体教育服务水平,开启了跨学段协同、一体化育人的区域教育新篇章。(完)(段婷婷马睿哲代亚波赵亚喆)

【编辑:任曼曼】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