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日电 为深入传承红色基因,激活乡村文旅活力,一场集研学教育、亲水狂欢、农旅体验与特产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盛会——“红色石拐,薪火相约”系列活动,于近日在山西和顺横岭镇石拐村举行。活动以“英雄史诗、胜利之光、战地炊烟、篝火长歌、军民之乐”五大主题篇章为核心,邀八方游客共赴红色之旅,感受革命精神与乡村魅力的深度交融。
走进“英雄史诗篇”活动现场,石拐会议纪念馆与石拐会议旧址前人头攒动。景区讲解员身着统一服饰,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向游客们细致讲述石拐会议在革命历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石拐村在烽火岁月里发生的英雄事迹。游客们或驻足聆听,在实地探访中回溯峥嵘岁月,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心底。
在亲水平台一层,“军民之乐篇”的欢乐氛围感染着每一位游客。戏水区内,彩色滑梯、水枪对战区、儿童亲子泼水区人气爆棚,孩子们在水池中划船追逐嬉戏;网红桥挑战区更是热闹非凡,游客们纷纷系挂许愿牌,许下心愿,老少都积极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军民同心”的温暖氛围。
当篝火在亲水平台二层篝火广场点燃,“篝火长歌篇”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主持人热情洋溢地带动全场,邀请游客们手拉手围绕篝火起舞,欢快的音乐响起,大家跟着节奏摆动身体,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战地炊烟篇”则让游客在舌尖上品味红色记忆与乡村风味。亲水平台二层烧烤区香气扑鼻,新鲜的肉类、蔬菜在烤架上滋滋作响,游客们围坐在一起,一起品尝美食、畅谈游玩感受。
农特产品展示区同样人气高涨,雪顶山矿泉水的清甜、山河醋的醇香、横岭杂粮的原生态、寒湖月饼的酥脆、阳光占酒的醇厚,各类横岭镇特色产品集中亮相,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产品特点与制作工艺,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选购,在满足购物需求的同时,也为乡村特产走出大山助力。
横岭镇广务村副书记郝培文说:“我是广务村的,今天来石拐参观学习。回去后把我们村里的葡萄产业,养牛产业也都搞起来,让村民们向石拐学习,也让村民们发家致富,早一点实现乡村振兴。”
夜幕降临,“胜利之光篇”将石拐村的夏夜打造成红色浪漫天地。亲水平台二层露营区里,一顶顶帐篷错落有致,游客们或围坐闲聊,或欣赏乡村夜景,享受着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随着天色渐暗,露天电影幕布亮起,经典红色影片轮番放映,让现场观众重温革命年代的热血与激情。与此同时,一场结合亲水平台与周边山体的灯光秀震撼登场,不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让红色记忆在光影中愈发清晰。
横岭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冯波表示,此次“红色石拐,薪火相约”系列活动,是横岭镇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让石拐村的红色历史“活”了起来,吸引了更多人前来了解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更有效提升了石拐村乃至横岭镇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下一步,横岭镇将持续深化“红绿”双色农文旅融合路径,以红色文化为底蕴,绿色生态为特色,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创新丰富内容形式,全力打造“和西走廊”文旅新名片,全面展示“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的横岭魅力。
作为承载着厚重革命记忆的红色村落,石拐村拥有石拐会议纪念馆、石拐会议旧址等珍贵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此次活动精准锁定家庭亲子客群、年轻群体、红色文化爱好者、周边城市短途游游客、退役军人及学生群体,通过场景化搭建、沉浸式体验,打破传统红色教育的单向传播模式,让红色文化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参与”,让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升级为“多元体验”。(完)(来源:和顺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