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山西航产擦亮“金字招牌”的科技密码
2025年09月09日 14:16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9日电 2024年,山西航产科技有限公司相继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山西省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四项科技型企业关键认定,捷报频传,成绩斐然。

  破茧:从“0”到“1”的硬核突破

  科技型企业认定,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肯定,更是企业竞争的“金字招牌”。“时间紧,任务重,认定过程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但大家都铆足了一股劲,就是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一位亲历认定工作的员工回想起那段时光,语气中满是自豪。

  当夜幕深沉,城市沉入梦乡,科技公司的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与讨论声交织重叠。面对四项认定的严苛标准,科技人以“拼”字当头,技术骨干化身“数据侦探”,逐条梳理上千份档案。从知识产权申报到资质认证、从管理革新到数据汇总……他们的每一步都像“小马过河”,在未知中摸索,在试错中成长。

  1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一个个“硬核”成果的背后,是无数个攻坚克难的深夜,是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科技人用实干诠释了“金字招牌”的炼成之道。

  聚才:锻造一支科技“铁军”

  “金字招牌”的亮度,离不开内部管理的精细打磨。科技公司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打破传统桎梏,推动组织效能全面提升。

  人才是擦亮招牌的第一动力。两年来,科技公司通过揭榜挂帅、员工与岗位双选工作等激励手段,给引进者以价值,让有为者有位置。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从2022年公司新班子组建时的员工23人,专业对口技术人员不足10人,现如今增长到员工62人,高级职称人员9名,中级职称人员14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占比超过35%,一支科技“铁军”正在强势崛起。

  2024年,科技公司推行全员创新创效举措,面向公司全体员工,以主营业务为基础,瞄准科技创新赛道,围绕“大交通”“大民航”领域,立足公司创新发展实际,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聚焦公司各类经营管理、市场拓展、业务培育、创新攻关等任务和难点困点等方面的创新创效项目进行征集。

  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共征集27份项目方案计划,其中有5个方案颇具代表性,能够作为典型案例在公司推广。“在这里,每个想法都能被听见,每个创新都有舞台。”一名“00后”员工感慨道。

  创新: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如何以“智”提“质”,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重中之重就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2024年10月1日,由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套业务系统“数字经营管理平台”在公司内部正式上线。系统通过打通公司业务流、项目流、收入流、成本流、招采流,实现全面准确的信息反馈,可实时把控每个交付项目、关键环节的进度,为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预测评价提供参考,有效提升了公司合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不仅如此,科技公司聚焦民航与交通领域,推进“机场餐饮数智化平台研发项目”“工会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集团智能商业POS系统研发项目”“应收应付管理研发项目”等研发工作,实现同步研发、同步转化,标志着自主研发技术成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同时,稳步推进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信息系统建设工程,为智慧机场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四块“金字招牌”,映照出一家企业的攀登之路。在这里,实干是底色,人才是引擎,创新是密码。起手布局,落子成势。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向“新”奔跑,如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已逐步转化为科技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行。(完)

  (张汀泉)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