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山西石楼:在红色血脉传承中铸就时代担当
2025年09月09日 17:09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9日电 在石楼县东征大街,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静默矗立——红军东征纪念馆内,三件国家一级文物诉说着烽火岁月:一只裂缝的瓷碗,刻录着“借物必还”的铁律,见证红军战士用细瓷碗赔偿老乡粗碗的纪律初心;斑驳的羊皮浮筒,留存着1936年1.3万将士强渡黄河的磨痕,承载百姓倾囊相助的鱼水深情;一把锈迹斑驳的军号,仍回响着“保卫山河”的冲锋号角。

  这里不仅是历史的陈列馆,更是山西农信人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八十余载沧桑巨变,红军“纪律如山、民心为本”的信仰,早已融入三晋大地的金融血脉。

  薪火相传

  从警卫战士到背包信使

  在石楼的红色记忆里,有一个身影跨越烽火与建设年代——苏应真,这位曾保卫毛主席十年的警卫战士,1952年响应组织号召,转战金融一线,成为裴沟信用社主任。他的行头极其简单:肩挎“为人民服务”的帆布包,内装记满农户需求的“农业学大寨”笔记本、一把精打细算的算盘、一根翻山越岭的拐杖,腰间别着防狼的半尺长刀。

  在人均存款不足1元、最大贷款仅4.5元的年代,他每年330天穿梭于76个生产队,十五年间业务仅1笔17元的核销呆账。“全社拧成一股绳,完成任务有保证!”这句手写的工作笔记熔铸成山西农信“背包精神”的内核:绝对忠诚、艰苦奋斗、扎根三农。

  沃野新篇

  金色答卷书写时代荣光

  进入新时代,石楼农信社将红色基因与背包精神,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磅礴动能,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浇灌革命老区振兴之花,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金色答卷。

  存款筑基稳增长,结构优化降成本。该联社聚焦“保份额、调结构、降成本”目标,实施“低成本、高计价”考核策略。截至2025年8月底,该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净增0.67亿元,完成占比29.13%。其中,储蓄存款余额占比87%,凸显服务“三农”和个人客户的核心定位;存款付息率有效压降至1.54%,为可持续服务地方经济奠定了坚实的低成本资金基础。

  贷款兴业助实体,普惠金融显担当。该联社上下联动,累计走访农户6938户、商户630户、企业178户,足迹遍布城乡。同时,大力推进整村授信工程,在5个乡镇网点成功举办15场主题活动,并精心打造了如“西卫村”“三十米街市场”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信用主体,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实体经济末梢。截至2025年8月底,该联社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1.22亿元,完成季度目标67.8%。其中实体贷款较年初净增1.1亿元,完成季度目标61%,普惠型涉农贷款净增1.0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完成率116%;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净增0.39亿元,完成占比95%,为县域小微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增收创利强筋骨,精细管理增效益。在加大信贷投放、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该联社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截至2025年8月底,该联社各项收入0.84亿元,完成序时任务94.06%,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实体贷款投放规模的扩大和资产收益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正常类贷款收益率达到5.13%,带动实体贷款利息收入贡献0.51亿元,完成序时任务的89.47%。

  严控风险保质量,资产优化稳根基。该联社在新增贷款风险防控方面,建立严格的逾期率和不良率管控机制,从源头严把准入关,确保新增贷款质量。2025年上半年正常贷款利息收回率达到99.22%,到期贷款本金收回率保持在96.21%,正常贷款21日结息率提升至96.5%,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目标值。

  从羊皮浮筒托起东征洪流,到帆布包装载民生期盼;从瓷碗裂痕映照纪律铁律,到整村授信激活产业春水,金融活水成为i滋养沃土的光源。(完)

  (杨婷婷)

【编辑:任曼曼】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