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油桃之乡”为爱减负:红白宴席瘦身 甜蜜包袱卸下
2025年09月12日 12:24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2日电 汾河岸畔,清风徐来。走进山西省新绛县万安镇,只见桃林硕果压枝,文化广场笑语盈盈,农家院落整洁敞亮。

  这个曾因红白事攀比、高价彩礼让村民“苦面子”久矣的乡镇,如今正以一场深刻的“新风革命”,让乡风民风愈发淳朴,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宴席“瘦身”:从“比排场”到“比文明”

  “以前办席,一桌二三十道菜,烟酒全是名牌,最后剩一半,看着都心疼。”提及过去的婚丧宴席,万安村村民们感慨颇多。而如今,在该村村民老崔儿子的婚宴上,八人一桌井然有序,15道荤素搭配的家常菜色香味美,茶水替代烟酒,宾客吃得舒心又节约。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万安村红白理事会的“硬约束”与党员干部的“头雁领飞”。

  前几年,万安村党支部书记王丰太面对父亲八十大寿的“办席难题”,毅然拒绝“大操大办”的提议,仅邀请亲友简办寿宴,为全村立下规矩。

  此后,万安镇各村相继修订村规民约,统一操办标准:红事宴席不超20桌,每桌15道菜且取消烟酒;白事宴席不超15桌,每桌10道菜;生日、满月等“小事”一律不办席。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公示”,闭环管理让新规落地生根。

  “一户办红白事至少省1万元,全镇每年近200户办红白事,算下来能省200多万元。”万安镇党委书记吉如恒的这笔“民生账”,道出了村民们的真实获得感。

  彩礼“降温”:从“甜蜜包袱”到“幸福账单”

  “彩礼四万八,四平八稳过光景。”如今在万安镇年轻人中广为流传的口号,曾是难以想象的场景。几年前,当地彩礼普遍20万元起步,部分甚至高达30万元,还需配套车和房,不少家庭为娶媳妇掏空积蓄、背负外债。

  今年年初,万安村村民刘某为女儿婚事最初提出18.8万元彩礼,男方无力承担,婚事险些告吹。村“两委”干部与红白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用“低彩礼家庭”的真实案例劝说:“幸福不靠彩礼撑,小两口踏实肯干才是根。”

  最终,刘巧珍一家将彩礼降至4.8万元,寓意日子顺顺当当。婚礼当天,电子鞭炮替代传统爆竹,租来的婚纱同样承载幸福,小两口婚后齐心协力,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为推动彩礼“降温”,新绛县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将彩礼上限纳入村规民约与“文明家庭”评选;万安镇则通过“移风易俗赶大集”“专题宣讲会”“乡村大喇叭播报”等形式广造声势,还将16户“好媳妇、好婆婆”典型故事编成快板、小品巡演,让“幸福靠双手创造”的观念深入人心。

  机制“护航”:从“纸上谈兵”到“落地生根”

  “榆村用‘道德积分’挂钩婚丧简办,村民张某办丧事达标,兑到面粉和油,大伙都跟着学。”“我们村有人想办满月宴,理事会上门算细账,最后主动取消了。”

  不久前,一场移风易俗座谈会在万安村党员活动室举行,新绛县委多个部门负责人、镇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围坐一堂,晒经验、解难题。

  这样“开在村里”的会议,正是新绛县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的缩影。当地构建起“党委主导、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县里成立专班列11项任务清单,明确部门职责;各镇将移风易俗纳入基层党建重点,开展专题培训;各村通过“两代表一委员”会议修订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

  “以前村规民约十年不更新,理事会是摆设;现在制度清、责任明,干得好不好一目了然。”新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会民说。

  如今的万安镇,红白事简办了,彩礼负担轻了,村民们得以卸下“面子”包袱,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油桃种植、金刚石加工等特色产业中。

  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孩子追逐嬉戏,农家院里传来阵阵欢笑,一曲“汾河岸畔新风来,日子越过越舒心”的顺口溜,成为当地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完)

  (卫世新 李玉婷)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