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5日电 “以前跑银行是‘求贷’,现在是‘送贷’,金融顾问把方案做在了我们订单前头!”永济经开区一家新材料生产企业负责人在获得1000万元“订单贷”后,为山西银行永济支行点赞。这一幕,正是山西银行作为省属金融国企,把“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写进运城大地、落到永济车间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山西银行永济支行联合永济经开区构建深度协作机制,创新打造“精准对接、靶向赋能、全周期陪伴”的金融服务模式,着力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政银共建,打通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有效破除政银企信息壁垒,提升金融服务主动性,山西银行永济支行与永济经开区一拍即合,共同抽调业务骨干组建“金融顾问”先锋队。他们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对区内88家规上企业及10余户小微企业进行逐户“拉网式”走访,建立“一企一档”动态台账。截至目前,累计收集并梳理企业在技术改造、发展规划等方面融资需求80余条,形成“诉求收集—分类响应—跟踪反馈—持续优化”的闭环服务流程,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坚实基础。
“三维赋能”,让金融活水精准滴到“根”上
面对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周转慢等现实问题,山西银行永济支行聚焦企业“急难愁盼”,联合永济经开区创新推出“一企一案定制、点对点支持、全周期陪伴”的“三维赋能”服务机制,为企业精准输血供氧。“一企一案”定制。聚焦区内机电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重点推广“银担易贷”“科担易贷”等专项信贷产品,优先将信贷资源向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的小微企业倾斜。例如,为某机电配件企业量身定制“订单贷”方案,有效缓解其应收账款周期长导致的资金链紧张问题,保障企业稳定经营。
“点对点”赋能。对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企业技改项目,开辟“审贷绿色通道”,通过流程优化、平行作业、优先审议等方式,贷款审批时效提升30%以上。某新材料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获永济支行500万元信贷支持,顺利完成环保设备升级改造,产能提升20%,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全周期”陪伴。对发展前景良好但暂时面临资金压力的优质企业,山西银行永济支行坚定“银企命运共同体”理念,联合永济经开区共同研判企业经营状况与发展潜力,灵活调整还款计划、提供差异化支持措施,避免优质企业因短期流动性问题退出市场。2025年上半年,山西银行永济支行已累计为永济发放各类贷款1.18亿元,成功助力10余家企业渡过经营低谷期,企业营收平均回升15%,持续提振发展信心。
三记“组合拳”,助推产业“换挡提质”
山西银行不仅聚焦解决企业当下困境,更注重其长远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提升,不断围绕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创新培育等关键维度持续加大信贷倾斜。推动转型升级。紧扣永济经开区打造“山西省机电制造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专项推出技改升级类贷款产品,重点支持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推广智能化工艺。区内某知名装备制造企业获千万元级技改贷款支持,成功完成智能化生产线改造,生产效率提升40%,产业链成功延伸至高端领域,市场议价能力显著提升。
提速产能扩张。创新推出“厂房购置/新建专项融资”模式,加大对中小企业扩产扩能的信贷支持,缓解其固定资产投资初期的资金压力。某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该模式获800万元融资完成厂房扩建,资产规模扩大50%,运营成本降低20%,为规模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激发创新动能。针对轻资产、高成长的“专精特新”种子企业,革新信贷评估体系,构建“轻资产授信模型”,将企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研发团队实力、市场前景等“软实力”纳入核心风控考量,有效突破传统信贷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一家专注生物清洁能源的科技型小企业,凭借其3项核心专利及创新潜力获得永济支行10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加速了技术成果转化进程。
山西银行与永济经开区的合作是政银协同、互信共赢的新典范。未来,山西银行将持续坚守定位,不断加大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力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升级专项金融解决方案,为永济经开区产业升级注入更充沛、更精准的金融动能,为谱写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坚实的“山银金融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