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6日电 九月的山西左云,既有秋收的忙碌,更有健康守护的温暖——全县各乡镇卫生院打破“坐等群众上门”的传统模式,带着设备、知识与耐心“沉”入村庄、社区,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回顾?传承?展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服务你健康”的公卫服务活动。这场不设“诊室门槛”的健康行动,把健康课开在村民小院,用30天的持续陪伴,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纸上政策”变成了群众触手可及的实惠。
田间地头的“流动诊室”:农忙不误工,健康随手享
不同于在卫生院里按流程接诊,此次基层行中,各乡镇卫生院精准对接农忙节奏:清晨在田埂边设临时检测点;午后到村口大树下、社区广场摆服务台;傍晚则上门看望行动不便的老人,把基础健康服务嵌进村民的日常生活里。
除了免费测血压、血糖,医务人员还带着“健康档案本”现场更新信息——给高血压患者调整用药建议,提醒老年人该做年度体检,帮儿童家长核对疫苗接种时间。
村民小院的“健康课堂”:大白话讲知识,干货记心间
“秋冬天气干,大家除了多喝热水,还得注意——腌菜少吃点,盐多了伤血管;秋收完别总坐着,多走动能防腰腿疼!”在村民小院里,乡卫生院的医生正用“拉家常”的方式开“健康课”,院坝里坐着的老人们听得认真,还不时举手提问“关节疼咋热敷”“孙子总流鼻血咋办”。
这一个月里,各乡镇卫生院把“健康宣讲”搬出会议室,专挑群众关心的话题“备课”:农忙时讲如何预防腰肌劳损,秋收后讲杂粮的健康吃法,针对村里慢性病患者多的情况,还会手把手教大家用手机查健康数据、预约卫生院服务。医生们不背条文、不念手册,而是结合左云人的饮食习惯、生活场景,把专业知识变成“能照着做”的小技巧。
30天之后的“长效守护”:服务不停步,健康常相伴
“这一个月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贴近群众的新起点。”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乡镇卫生院在活动中同步收集了200多条群众需求——有的村希望增加慢性病随访次数,有的社区需要儿童保健指导,这些诉求都被一一记录,将转化为“长效服务清单”:每月固定2天开展“上门检测日”,每季度在各村开1次“健康大集”,还会培训村医、社区健康联络员当“健康管家”,随时对接群众需求。
这场为期一个月的行动,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便利,更探索出“卫生院下沉、服务上门”的新路径,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正“沉”到群众心坎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参考的“温暖样本”。(完)(曹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