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7日电 日前,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杏花岭区美术馆)组织20余名志愿者开展文殊寺参观暨古建手绘主题活动。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实践创作”的形式,有效推动了文物活化利用理念传播与文博志愿服务提质升级。
文殊寺原位于明太原府城的东北处,晋王府的西侧,现位于杏花岭区东仓巷4号,是古时候太原府城内的重要寺院。据方志文献记载,明代晋王朱棡曾对文殊寺进行过重修。现存主体为清代早期木结构建筑,距今约4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清代建制的重要遗存之一,现已成为文殊寺府城历史文化陈列馆。
活动当天,志愿者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走进古寺,讲解员既系统梳理文殊寺历史沿革,呈现古建发展脉络,又聚焦核心文物与建筑特色,以“实物+故事”形式,讲述文物背后历史场景与人文典故,让志愿者脱离“走马观花”模式,深入了解文物“前世今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备齐了画纸、画笔等工具,在区文旅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们逐渐掌握古建线条勾勒与色彩搭配技巧。大雄宝殿的歇山顶、雕花门窗、檐部花板及垂柱等元素,都成为笔下鲜活的创作素材,从屋顶瓦片的排列规律到木构装饰的纹样细节,每一处线条的勾勒、每一抹色彩的晕染,都是对古建之美的深度解读与再创作。
未来,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杏花岭区美术馆)将持续深化“文物体验+志愿服务”模式探索,围绕辖区内其他历史文物建筑,策划“古建研学”“文物故事分享会”等系列活动,丰富志愿者文化实践场景,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常态化,助力杏花岭区文博事业持续焕发新活力。(完)
(景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