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7日电 “如果陌生人给你零食让你跟他走,该怎么办呀?”近日,左云县三屯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带着趣味十足的“法治大礼包”走进三屯中心学校,以“与法同行·护苗成长”为主题,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堂沉浸式法治启蒙课。不同于传统“念法条、讲理论”的普法模式,这场活动用小故事、动画短片、互动提问,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变成了孩子们能听懂、会运用的“成长指南”,让法治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悄然发芽。
趣味课堂“破枯燥”:法治故事里藏知识
为了贴合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三屯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彻底“放下”法条文本,从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切入——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讲述“校园里的小矛盾怎么处理”“遇到陌生人搭讪该怎么做”“为什么不能私自下河游泳”等真实案例,每个故事讲完后还抛出互动问题,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如果是我该怎么办”。
课堂上播放的2分钟普法动画短片更是“吸睛神器”:卡通人物用俏皮的语言讲解“什么是监护人责任”“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画面生动、台词易懂,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还不时跟着动画里的提示大声回答“知道啦”“会记住”。“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讲法律,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你看他们举手发言多积极!”三屯中心学校的老师笑着说。
互动问答“强认知”:自我保护记心间
“如果有人强迫你做不想做的事,第一时间要告诉谁?”在互动环节,司法所工作人员刚抛出问题,孩子们就纷纷举起小手。“告诉老师!”“告诉爸爸妈妈!”“还可以打110!”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认真,工作人员逐一肯定孩子们的答案,还现场演示“如何清晰说出自己的位置和遇到的问题”,教大家记住家长电话、学校地址等关键信息。
针对“校园欺凌”这一重点话题,工作人员没有回避,而是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在情景模拟中引导大家明白“欺凌行为不可取”“遇到欺凌要勇敢说不”“看到欺凌要及时制止或报告”。这堂法治课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保护自己,也懂得了要帮助别人。
长效普法“护成长”:精准发力走深实
“这堂法治课不是‘一次性活动’,我们会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认知特点,持续优化普法内容和形式。”三屯司法所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针对低年级学生推出“法治绘本共读”活动,用图画故事传递法律常识;为高年级学生设计“模拟小法庭”,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了解司法程序;还会联合学校、家长建立“法治教育家校联动机制”,定期推送普法小知识、组织家长法治课堂,形成“学校+司法所+家庭”的法治保护合力。
如今,三屯中心学校的孩子们不仅记住了“遇到危险找大人”“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等实用知识,书包里还多了一本印有司法所联系方式的“法治保护手册”。这场进校园的普法活动,不仅让左云县的孩子们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更展现了当地“精准化、趣味化、长效化”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思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播撒法治种子,才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牢坚实的“法治防护墙”,这也为其他地区开展校园普法提供了“接地气、有温度”的实践参考。(完)
(曹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