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中国能建山西电建荣获多项科技成果奖
2025年09月19日 14:58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9日电 近日,中国能建山西电建分别荣获1项山西省省级工法和27项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的科技成果奖,其中包括省级工法1项、青年科技创新成果6项、工程建设工法大赛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微创新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储能技术应用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由市政工程公司撰写的《方形钢筋混凝土烟囱液压翻模施工工法》经过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专家组评审等多个环节,最终获评山西省省级工法。其通过定制了一套钢模板系统,融合滑模与翻模施工理念,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与优化,采用液压翻模施工技术,实现了烟囱筒壁外观质量的大幅提升,攻克了传统模板施工中的累积偏差难题,成功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模板制作工艺复杂、对几何精度与垂直度的极高要求的难题。在安全上,通过独立支撑和提升操作,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该工法以技术创新实现了安全、质量、成本和工期的全面优化,是传统烟囱结构建造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该工法已在朔州南山环境能源项目、平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应用,按本施工方法施工,筒壁达到镜面混凝土标准,分别节约工期45天和30天,综合计算带来44万元的直接效益。

  由国际工程公司撰写的《山地光伏组件无动力悬吊运送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微创新成果奖二等奖。该成果针对山地光伏项目在陡峭坡地(坡度>30°)环境下光伏组件运输效率低、安全性差、破损率高的问题,研发了一套基于重力势能的无动力悬吊运送系统,完全摒弃了传统人工搬运或依赖外部动力的传统模式,通过将分别悬挂光伏组件与配重块的两辆移动小车相连接,利用两者间的重量差自然转化为驱动力,实现组件从坡顶到沟底的自动滑降。该成果在阳城河北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中成功应用,在项目中运输组件量超过20万块,覆盖项目全部坡地安装区域,在30°至50°的陡峭梯形台阶成功应用,最大运输高度差达到150米,实现山顶至沟底的安全输送,且破损率低于0.3%,远低于行业平均5%,缩短安装工期40天,综合计算共计节约人工费234万元,使以往受地形限制无法开发的山地光伏资源得以规模化利用,年发电量提升,加速清洁能源在复杂地形区域的普及,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这些研究成果全面彰显了山西电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下一步,山西电建将牢固树立“精益即增效”核心价值观,加大科研投入,深化技术创新,推动能源转型升级,为全面夺取“十四五”收官新胜利,谱写“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强大力量。(完)(常泰  樊佳瑶)

【编辑:任曼曼】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