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9日电 (李新锁) 近日,在山西省政府机关幼儿园(简称“山西省府幼”)工作的康世海出版了一本诗集《桃杏撷露》,一时引得圈内圈外关注。从事幼教工作数十年,康世海倾心关爱幼儿成长,在点滴日常的工作中发现诗意、寻找热情。
1994年,山西省委机关幼儿园筹备成立之初,康世海就入园从事幼教工作。在此工作28年后,他于2022年调任山西省府幼担任副园长。其间,无论在园工作,还是远赴吕梁山中扶贫,他始终保持着真诚、热情,全心全意地履行岗位职责。
康世海说,他的诗歌不高深、不拗口,“很多题材、灵感来源于幼儿园工作、生活,得益于点滴细微之处的触动”,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也变得年轻了,看世界、做工作也更豁达了”。
在诗集《桃杏撷露》的封面,作者写道:“孩子向我们学知识,我们向孩子学无私。其实,人的一生,就是把自己,努力修炼成孩子”。
在《幼儿园》一诗中,作者说,“其实,幼儿园就是一座庙;只不过,僧人供奉的是泥菩萨,而园丁供奉的是一尊尊活菩萨”。
从事幼教工作数十年,康世海已近花甲,但每天清晨到园,查看、梳理园内设施,总结复盘昨日工作;窗外漆黑,收尾下班的工作节奏仍是常态。
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他付出着辛苦,也收获了工作带来的感触和欣喜。
中国作协会员王立世评价其诗集:“与正儿八经的诗相比,康世海的诗不够正儿八经,书卷气一点也不浓,这正是他诗歌的特点”,康世海的诗接近原生态的生活、热气腾腾的生活,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体验,有鲜明的思想,像一股清流在冲刷着读者的灵魂。
王立世认为,诗人本质上是孩子。康世海也一样,“他每天和孩子们打交道,用童心抒写着自己对真善美不倦的追求”。
对于这本诗集,王立世说,《诗经》是劳动的产物,《桃杏撷露》是工作的产物。康世海克服了文人的字正腔圆和无病呻吟,笔下的文字像泉水一样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激情四射、真挚感人。
山西省作协兼职副主席张二棍读了《桃杏撷露》后评价:如今,善意是越来越稀缺的品质。作为诗人,康世海一定对当下的种种现象,深思深悟过。所以,我们才看到,他藏身于日常与凡俗中,以诗文中不绝于耳的善意、良愿,劝慰着、祈祷着、祝福着。
张二棍说,康世海所有的创作,都携带着孩子般的倔强,也恪守着孩子般的单纯。他只是个憨厚的农人,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垄间,向我们展示他的劳作、憧憬、喜悦。
对于自己的创作,康世海说,他创作的近千首诗歌,都是在工作中产生的。诗集名称中的“桃杏”既和工作单位所在地有关,也寓意着孩子。
在康世海看来,(桃杏)花叶上的露珠最为晶莹,每一颗露珠都藏着一个故事、一首诗歌、一个太阳、一个月亮。
在幼儿园工作日久,康世海似乎也和孩子一样返璞归真。
在《我》一诗中,他自嘲“在幼儿园久了,我是一个幼稚的人,不谙人情世故,看不懂别人的眼色和暗示。白天陪孩子们一起虚度光阴,夜晚在星星上写下他们的名字”。
描述工作,他在《晨起扫路》一诗中说,“五更,我们在幼儿园门口集合,当志愿者清扫街道,扫掉了工作一夜的星月和路灯的足迹与疲劳……在幼儿园,我们不老,是孩子的功劳”。
说到未来,康世海说,他仍将继续坚守这片净土,“真诚地发现、关注每一个美好的生命,赞美工作和生活”。(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