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山西闻喜以“一把手”担当抓牢“第一资源”
2025年09月23日 09:44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3日电 人才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人才工作,围绕顶层设计、校地合作、专家服务三大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为全县发展汇聚智力动能。

  强化顶层设计,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锚定发展方向。县委“一把手”郝虎生亲自挂帅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部署,每年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明确工作路径。一是精准研判需求,破解产业痛点。会议聚焦钢铁、金属镁、玻璃制品等主导产业及农业、文旅等重点领域人才缺口,组织发改、工信、农业农村等部门研讨,梳理出“金属镁精深加工技术人才”“农产品深加工研发人才”“乡村文旅策划人才”等急需紧缺人才清单,明确年度引才、育才目标的具体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保障支撑。会议审议通过《闻喜县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政策,从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科研经费、创业补贴等方面形成“政策包”。其中,对认定的急需紧缺人才,最高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设立3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确保资金精准投向人才引育留用关键环节。三是压实工作责任,推动落地见效。会议建立“县委常委包联乡镇、部门负责人包联企业”人才工作责任制,将人才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形成“抓人才、促发展”的鲜明导向。

  深化校地合作,以党政正职访名校搭建引才桥梁。全年开展“党政正职访名校”活动4次,覆盖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推动校地合作从“单向引才”向“双向共赢”升级。一是靶向对接,建立合作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带队赴高校,围绕金属镁材料研发、钢铁产业绿色转型等县域产业需求,签订《校地人才合作框架协议》8份。明确高校为闻喜县设立“人才培养基地”,闻喜县为高校提供“教学实践基地”,每年输送50名企业技术骨干赴高校进修,高校选派20名教授、博士到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二是联动招聘,精准匹配岗位。积极参与省级“人到山西好风光”引才活动,依托平台发布紧缺岗位清单,收到求职简历2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8人;加大招聘力度,聚焦科教、文卫等专业人才短缺问题,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8人,占总招聘人数90.5%;开展“春风行动”线上线下联动招聘,联合95家县内外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吸引4万余人才参与,达成就业意向1036人。

  优化服务保障,以县委服务联系专家激发人才活力。县委“一把手”带头落实专家联系制度,建立“1名县委常委+1个服务专班+N名专家”的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专家“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常态化走访,倾听人才心声。县委书记、县长深入企业车间、科研一线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每年在重要节日,至少开展一次走访联系服务对象活动。二是定制化服务,解决后顾之忧。积极推进人才公寓项目建设,推动人才公寓有效供给与产业发展、人才引育的有机融合。组建“人才管家”团队,累计解决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150余件。三是搭建平台,助力人才建功。组织联系专家参与“产业发展顾问”“乡村振兴导师”等活动,县委“一把手”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3次,邀请专家为县域发展建言献策。

  下一步,闻喜县将持续深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拓展校地合作、优化服务保障,以更优环境集聚人才,以人才活力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完)

  (张晓波 刘柯瑞)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