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所”)主办,山西省名优土特新产品协会、兴县杂粮协会协办的“大食物观与杂粮创新2025年兴县种业产业交流会”在“杂粮之乡”山西兴县圆满落幕。本次交流会以践行“大食物观”、聚焦杂粮种业振兴与产业创新为核心,汇聚全国多省市农科院专家、高校学者及企业代表,通过学术研讨、项目签约、田间观摩等多形式活动,为兴县乃至全国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多方联动聚才智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在室内交流环节,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周文彬致欢迎辞,强调杂粮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丰富食物供给多元化中的战略地位,作科所将依托科技优势,深度对接兴县杂粮产业需求,推动种业升级与产业提质。
专家报告环节聚焦产业关键议题: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肖永贵研究员分析兴县杂粮种业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阐述山西“特”“优”农业发展路径;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梁克红研究员强调挖掘地域特色农产品品质内涵的重要性;此外,多位专家分别围绕谷子产业现状、杂粮苗菜果胶多糖免疫调节研究、高粱产业发展等前沿领域分享成果,为杂粮产业多元化、高值化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签约仪式上,五项合作协议落地,标志着杂粮产业在产学研融合、成果转化、产业链延伸上迈出坚实步伐: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企业签订豇豆新品种“中豇21”使用权许可协议;作科所、晋绥杂粮研究院与吕梁山花烂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杂粮新产品合作开发意向;作科所旗下企业与山西晋绥黄河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杂粮加工合作;山东恒晟种业、康保品冠农业科技分别与山西清泉醋业、山西吕粮农业签订杂粮原料开发及产业化合作协议。
近年来,兴县以“打造精品杂粮全产业链、建设杂粮种业大县”为目标,依托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深度合作,推动杂粮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建成蔡家会镇柳林、固贤乡吴城、交楼申乡等多个杂粮种业试验示范基地,涵盖谷子、高粱、食用豆(豇豆、绿豆、芸豆等)、荞麦等多个品类。累计选育、试种谷子苗头性品系70个,热季豆新材料130份,筛选出“中谷27”“京梁糯201”“中荞21”等一批适配兴县生态的优质品种。

田间观摩显实效锚定科技驱动方向

16日下午,参会人员分两组深入兴县杂粮产业一线观摩:一组前往蔡家会镇柳林杂粮种业试验示范基地,实地考察谷子、豌豆、豇豆等作物试验田,了解品种选育与种子扩繁情况,并走访吕梁山花烂漫农业科技的杂粮深加工车间及产品展示厅;随后赴高家村镇晋绥黄河湾高粱水肥一体化种植基地,查看高粱规模化种植及企业与作科所的合作成果。

另一组先后参观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了解杂粮醋加工与高粱种植试验基地联动情况)、固贤乡吴城村杂粮种业试验示范基地(观摩高粱、芸豆、荞麦新品种示范田),并走进交楼申乡千亩荞麦示范田,直观感受兴县杂粮规模化种植成效。观摩过程中,企业负责人与科研人员详细介绍技术应用、品种表现及产业带动情况,让参会者切实体会到科技对杂粮产业的赋能作用。


合力攻坚开新局 助力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兴县杂粮产业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更明确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与会各方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跨区域、跨领域合作,持续推动杂粮品种创新、技术集成、品牌打造与产业链延伸,助力兴县建设全国杂粮种业创新高地。
未来,随着各项合作协议的落地实施,兴县杂粮产业将进一步突破种业“卡脖子”难题,丰富优质食物供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需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