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30日电 题:三晋大地育新苗 专精特新树标杆
作者 樊佳瑶 韩一乐 顾博文
置身能源革命的澎湃浪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电建”)以破局之姿奋楫前行,凭借技术硬实力与服务软实力的双轮驱动,积极融入山西省改革试点建设。在火电升级、新能源布局与能源科技等多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入崭新阶段。
2025年,山西电建所属的检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与山西华视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双双获评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展现出蓬勃的创新动能。两家企业虽聚焦不同专业领域,却共同秉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创新理念,以解决一线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各自赛道上锻造出独特的技术竞争力。
“技术创新没有捷径,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山西电建检修公司副总经理高文始终笃行这一理念。在长治30兆瓦飞轮储能项目——这一中国最大、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独立飞轮储能电站中,该理念得到生动实践。项目显著增强了山西乃至华北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成为技术落地服务的典范。
在锅炉防磨防爆、脱硝系统改造等核心业务方面,检修公司已形成显著技术优势。2025年,检修公司连续中标多项重大检修与改造项目,总装机容量达8910兆瓦,覆盖20余台机组,成为山西电建在全产业链投建营一体化的关键优势之一。
另一家入选企业——山西华视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长期深耕电力工程检验检测领域。技术负责人张志东回顾研发历程时坦言:“初期最大的挑战在于检测精度不稳定。”经过持续技术攻关,团队成功自主研发相控阵超声检测配套扫查器,将检测速度从0.2米/分提升至2米/分,实现了焊口缺陷的快速定位与精准判定。该技术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高推广价值专利”二等奖,实际应用表明,可有效提升锅炉小径管焊缝的检测效率,保障检验及时性与工程进度。
华视公司还创新构建“电力工程建设主动检测全方位管理体系”,推动业务模式从“被动接单”向“主动介入管控”转变。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闭环管理,项目焊口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大幅降低返工成本与工期延误风险。该模式已在全省火电项目中全面推广,并逐步走向全国市场。
作为电力工程领域的“专精特新”标杆,山西电建始终牢固树立“精益即增效”的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舟山项目、新疆昌东项目、可克达拉350兆瓦项目、阿拉尔项目等一批在建工程接连取得突破,彰显了公司卓越的项目执行能力。山西电建正以技术创新守护电力工程质量,以专业服务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为中国电力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贡献坚实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