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9日电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南政乡针对年轻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不足、政策执行容易“悬空”等问题,创新培养机制,将培训课堂从会议室延伸至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通过“一线实践+精准服务”的方式,推动年轻干部在直面群众,在服务基层中提升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办公室里的思路,到村里常常行不通”成为南镇乡不少年轻干部的普遍感受。不熟悉方言俗语,沟通存在障碍;缺乏农业生产常识,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产业指导;对村民反映的日常问题敏感度不足,导致政策推行与群众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以往南政乡对年轻干部的培训多集中于理论教学,内容虽系统全面,但部分干部进村入户后仍感“水土不服”。
为破解这一困局,南政乡启动“年轻干部驻村实践计划”,推动培养模式由“课堂讲授”向“一线实操”转变。一方面,实施“导师制”,为每位年轻干部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村支书或老党员,带领他们深入农户,参与季节性农事活动,学习基层工作方法。从春耕备耕到夏管调解,从秋收统计到冬访困难户,干部们在全程参与中逐步熟悉农村事务,增强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明确要求年轻干部每月完成“三个一”任务:牵头解决一件村民急难愁盼的小事、撰写一份农村工作调研报告、提出一条乡村发展建议,使其从“旁观者”转变为乡村治理的“参与人”和“推动者”。
目前,南政乡的年轻干部已逐步成长为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时,能够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避免“一刀切”;在讲解医保、养老政策时,善于用通俗语言为群众算清“收益账”,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接受度;在对接乡村振兴项目时,能立足本村资源禀赋,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建议。(完)(闫虹霞侯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