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23日电 灯光球场上,一记精准的三分球划破长空,掌声雷动中,长治学院第四届“校长杯”校园篮球赛决赛达到高潮。
10月22日下午,长治学院灯光球场掌声雷动,第四届“校长杯”校园篮球赛决赛在此隆重举行。伴随激昂的锣鼓声与龙狮队的精彩展演,校领导曹景川、马立峰、史晓东、焦雨、王志军、武月明步入观众席,与现场师生共同见证冠军诞生。这场历时数周、覆盖全校各院系的体育赛事,不仅是篮球竞技的比拼,更是长治学院践行“无体育不长院”育人理念的生动缩影。
体育强国,理念先行
赛前,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武月明在致辞中强调,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家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体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标志着全民健身事业迈入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教育部也相继出台系列文件,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凸显了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治学院将“无体育不长院”的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打造了“校长杯”篮球赛等多个体育特色品牌。
激烈角逐,青春飞扬
本届“校长杯”校园篮球赛作为学校品牌体育活动,由校团委承办、体育系协办,自开赛以来便备受瞩目。来自全校各院系的14支队伍、168名球员历经多轮激战,跑轰战术、绝杀时刻等精彩场景不断涌现。
决赛在音乐舞蹈系与物理系代表队之间展开。赛场上,双方球员攻防有序、配合默契,精准传球、精彩抢断、利落投篮轮番上演,每一次得分都引发全场欢呼。
经过激烈角逐,物理系代表队凭借稳健发挥战胜对手,成功摘得本届赛事桂冠,连续两届蝉联“校长杯”校园篮球赛冠军。音乐舞蹈系、历史与旅游管理系代表队分获本届比赛亚军、季军。
此前,长治学院“校长杯”校园篮球赛已经成功举办过三届,学生们在比赛中展现出顽强拼搏的斗志和强大的凝聚力,表现出努力拼搏、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的良好品质,也彰显了长治学院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体育育人,成效显著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长治学院始终将体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完善体育设施、丰富赛事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与综合素养,形成了全员参与、全员健身的良好校园氛围。
长治学院的体育教育实践并非局限于校内。今年暑期,该校在山西省长治市全域开展的教育帮扶行动中,体育教育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每支支教队伍均配备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学生,将阳光体育活动深度融入教学,以“五育并举”全面激活乡村校园活力。体育支教不仅为乡村孩子打开了看世界的窗,也让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服务地方教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种双向互动的体育教育模式,使长治学院的体育育人成效超越了校园围墙,延伸至更广阔的社会空间。
愿景展望,未来可期
赛后,颁奖仪式如期举行。校领导分别为篮球赛冠亚季军队伍及特别贡献奖、优秀组织奖、道德风尚奖获得者颁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体育系党政领导为篮球赛最佳球员、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代表及啦啦操冠军赛各奖项获得者颁奖。
体育对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赛中,大家精彩演绎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和谐体育精神,这种赛场上的尊重与包容,正是体育育人的最好体现。
未来,长治学院将继续以体育为载体,搭建更多优质育人平台,助力学子以强健体魄、坚定意志书写青春华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体育的魅力远不止于赛场上的胜负。当物理系队员捧起冠军奖杯的那一刻,他们收获的不仅是荣誉,还有团队协作的默契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场下的同学也并非旁观者,每一次欢呼、每一次鼓劲,都是集体荣誉感的凝聚。这正是“无体育不长院”的深层含义——体育承载着人格塑造、情感凝聚、文化传承的多元价值,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全面滋养。(完)
(周洁)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