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24日电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云兴镇云兴街社区成功入选,成为山西省54个创建单位之一。这份荣誉的背后,是社区紧扣“环境适老、服务便老、文化乐老、社会尊老”四大核心,针对深度老龄化现状量身打造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更彰显了左云县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扎实探索。
精准破题:锚定深度老龄化治理痛点
作为左云县采煤沉陷搬迁区核心区,云兴街社区承载着特殊的养老使命——辖区1.2平方公里内,常住人口7923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22.6%,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833人、独居老人41户。此前,社区虽有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服务站等基础设施,但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设施适老化水平低等问题,仍让不少老人面临“出行难、就医烦、精神空”的困境。
依托国家“十四五”规划“2035年实现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的政策机遇,以及山西省将创建工作纳入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部署,云兴街社区以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抓手,系统性破解治理难题,致力于让“老有所养、老有善居、老有乐活”的目标落地生根。
多维发力:构建全链条适老服务体系
为达到全国创建标准,社区从硬件改造到服务供给,从科技赋能到安全保障,打出一套“适老组合拳”。
在硬件设施升级上,社区制定明确时间表:半年内完成各小区活动中心、楼道扶手加装与防滑地面改造,同步设置无障碍通道,让老人出行“脚下稳、手边有依靠”;年底前配齐漫步机、太极揉推器等适老健身器材,在休闲区域增设遮阳棚与座椅防滑垫,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驿站”。针对出行安全,社区还计划半年内在步行道、活动场地加装路灯,年底前完成老年人集中区域公共厕所无障碍改造,并配置紧急呼叫设备,细节处尽显关怀。
在服务供给优化上,社区推出“六助上门服务”,每月为老人提供助购、助医、助药等贴心服务,每周开展免费理发;联合县医院定期组织体检与健康讲座,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精准提供慢性病管理指导;每月开展书法、广场舞等兴趣活动,节日期间举办文艺演出,填补老人精神空白;联合司法局每月开展普法咨询,发放宣传册,帮老人规避法律风险。
在科技助老与安全保障上,社区一方面推广智能手环与健康监测设备,开发简易社区APP,方便老人预约服务、查询活动;每季度开设手机使用课程,手把手教老人扫码支付、视频通话,帮其跨越“数字鸿沟”。另一方面,网格员每周2次上门排查老人家中水电燃气安全,建立隐患台账;为老人安装烟雾报警器与紧急呼叫按钮,联合物业、医院开通紧急就医绿色通道,每季度开展防灾演练,织密安全防护网。
长效护航:筑牢创建工作保障基石
为确保创建工作落地见效,社区构建起“资金+机制+宣传”三重保障体系。资金方面,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经费,整合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项目资金,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设立“云兴养老公益基金”,为适老建设注入稳定动能。机制方面,创建工作被纳入街道年度考核,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建立“问题-责任-销号”闭环管理,每月公示进度;设立老年人权益保障专项基金,为困难老人提供法律援助与救助。宣传方面,社区开展“最美银龄志愿者”“孝亲敬老家庭”评选,通过抖音、快手展播典型事迹,发放《老年友好社区服务指南》,在广场、公交站设置30处宣传标语,让尊老适老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云兴街社区正以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为契机,将适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推进。这里的实践不仅为左云县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样板,更给全国深度老龄化社区治理带来启示——以精准需求为导向,用系统化思维搭建服务体系,才能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社区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完)
(曹苗苗)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