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27日电 走进山西五台县境内,一面面党旗飘扬在农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上空,一块块党建图版展现着《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一个个党员坚守着“有职上岗、无职尽责”的信念,一条条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规则践行在群众当中。
这一切,无不显示出五台县委、县政府念活党建“三字诀”,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的成功做法。
咬定一个“实”字:认真落实《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创新开展“五项活动”。根据五台县委组织部关于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阶段性任务,台城镇党委、镇政府认真开展了“五项活动”。一是谈心谈话。讲清楚三年储备行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统一思想、消除顾虑,确保高质、高效完成任务。二是实绩评价。结合村党组织书记星级评定结果形成综合量化评价体系,对村“两委”主干任职以来年度工作任务、任期承诺完成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并综合评价。三是进村摸底。由包联领导牵头实施,要求“下深水”入户摸排,面对面找人,背对背打电话、发微信,一户不漏,户户到位。做到了:精准掌握村情村况;精准掌握村“两委”班子现状;精准掌握优秀后备力量情况。四是素能提升。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对村“两委”主干进行专题培训,并拓展提升。五是举办乡情座谈会。择优选拔优秀人才,谈发展、谈思路,话桑梓、论乡情,以情感召、用“招才+政策+感情”回引人才。
抓住一个“深”字:沉下去调研摸底、聆听党声民声,浮上来开展组织阵地和村容村貌建设。台城镇党委、镇政府号召全体镇干部在调研摸底中虚心听取群众反映,然后整合归纳为:个别行政村党组织带头人软弱不力,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凸凹不平、污水横流,有些村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还有很多破房无人居住、残垣断壁。针对这些现象,台城镇党委、镇政府以开展组织阵地建设和整治村容村貌为突破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走马岭村是一个只有497户人家1200口人的村庄。村党支部、村委会首先对村容村貌大动“手术”。聘请第三方高水准制定了《走马岭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开展了整村提升行动。在基层阵地建设上投资62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院进行了重新粉刷,更换了门窗,增加了取暖设施,新建了卫生间,铺设了上下水,优化了功能设置、规范了标识牌,使村委会形象焕然一新。在基础设施改造上共投资1398万元,拆除村内主干道两旁乱搭乱建27处,老旧破房63处,退出建设用地2980平方米。改造全村道路2632米、铺设排污管道4374米和供热管网6395米、新建换热站1座。实实在在地干出了成效,赢得了民心。
凸显一个“用”字:竭诚培育储备农村后备干部,奠定换届基础,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面对2026年即将开始的农村换届工作,台城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各村人口结构、地理空间、经济活力,划分为7个一类村、13个二类村。又以村民小组、自然村组为基础,科学合理划分出74个网格,实现精准管理。持续落实五台县委组织部“4+1”机制,要求全镇干部下沉到网格,助力基层工作提质增效,重点建设专业化村“两委”干部队伍,暂定36名为后备补充干部,有序推动换届工作逐步落实。明确村“两委”干部职责,实行坐班值班制度,形成分工明确的闭环管理体系。建立薪酬与绩效挂钩机制,激发村“两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干部队伍“能上能下”。通过定位、定网格、定职责、定员、定酬,预计2026年换届可以连任的有12个村;因年龄较大、学历较低、能力有限等需要调整村“两委”主干的有8个村,有27名后备人才愿意进入“两委”班子,换届后彻底解决“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如果干好干坏怎么办”的问题。
实践证明:一个以五台县台城镇党委、镇政府开展党建工作为缩影,精准念活的“三字诀”,确实端正了政治态度,纠正了党风政风,改变了村风村貌,赢得党心民心,绘出了乡村振兴新图景。(完)(金俊贤)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