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山西大同新荣区新荣镇:以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山西大同新荣区新荣镇:以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12月22日 16:04 -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2月22日电  走进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新荣镇,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古朴沧桑的长城遗址、秀色怡人的后山景致、独具风情的塞北蒙古包…… 一座座景美人和的村庄犹如星星之火,照亮了新荣镇的每个角落,善美乐居跃然眼前。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

  “文旅产业是新荣镇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更是我镇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区委常委、新荣镇党委书记陈建华说,“去年以来,新荣镇把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来抓,依托古长城森林公园生态优势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寻求文旅发展新途径。尤其在乡村振兴开局之年,新荣镇紧抓发展机遇,将后山的八个村串联起来,以点成线、以线成面,打造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不断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体系。这是新荣镇勇当乡村振兴开路先锋的核心所在。”

  近两年来,新荣镇党委镇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深挖文化内涵、发展特色文旅,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和基础设施提升等领域谋划乡村发展类重点项目。在张布袋沟村实施的文旅项目,结合该村的区位条件、产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通过各方努力引进了本地企业对村内休闲农业地进行全面保护性开发,进一步挖掘张布袋沟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产业和休闲农业。现今,张布袋沟村“三笨蒙餐”以及骑马、沙滩车等休闲旅游业发展迅猛,着力宣传、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借助古长城森林公园,切实打响“后山不赖”“后山那头”文旅品牌形象,在全面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出坚实步伐,成为新荣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新荣区三笨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武晓阳告诉笔者,“新荣镇打造了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游客提供了便捷、舒适的旅游通道,发展旅游服务业、特色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和以旅游业为依托的农家乐饭店,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把民宿融入其中,提供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体验农事、品尝特色农家饭的同时,不断充实游玩体验。”说起现如今张布袋沟村舒适整洁的人居环境,武晓阳最有发言权。“以前咱们这个村子脏乱差,现在道路硬化好了,村上前后院墙都围上了、墙也粉刷了,整洁干净又卫生。”

  新荣镇还在张布袋沟村开发了集观光、餐饮、住宿、体验、康养、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三笨蒙餐生态乐园,打造“后山不赖、后山那头”文旅项目,塞北蒙古包、张果老倒骑毛驴、长城貔貅坝遗址、后山景致真不赖、迷踪原野、小布袋康庄大道、新时代乡村窑洞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后山八福等,不仅成为附近居民以及各地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20多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提高了居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寒冬时节,走进张布袋沟村,过去古朴的小山村在逐渐转变成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古村的同时,也为附近村民带来了红利。“我今年68岁了,过去靠种地维持生活。从今年5月份开始,我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180多元,到现在一共挣了3万多元呢。”张布袋沟村村民李玉开心地说。

  “今后我们继续抓投资、引项目、强落地,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通过举办六月六“后山不赖•后山那头”泉水活羊文化节等活动,同时要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注重乡土味道,留住乡愁记忆,引导村民改变生活陋习,树立正确的环卫意识和文明意识,凝聚向善向美的强大正能量,让共建共享在群众心里落地生根。”区委常委、新荣镇党委书记陈建华信心满满地说。(完)(张选)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