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长城保护 一直在路上
2022年12月30日 13:21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2月30日电 推动《大同市长城保护条例》实施,对长城重点段落设立长城保护标志、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推动长城资源活化利用……近年来,山西大同正在抓住良好机遇,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大同长城的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添加转型综改新引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文化交流新品牌,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

  长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山西省着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化、品牌化发展,“长城一号”公路的建成通车,为大同市进一步做好长城保护与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大同是天然的“长城博物馆”

  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长城有着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大同自古就是三晋屏障、京师门户,是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民族的分割线。万里长城贯穿东西,长城风貌别具一格,是一座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长城之乡”。

天镇李二口段长城。袁建琴摄

  2009年公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数据中,大同市境内明代长城343167米,共有长城烽火台、古堡等843处。千余年人间沧桑,大同长城见证了中原汉民族与塞外少数民族反复争夺的兵戈征伐,也见证了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融演进。

左云摩天岭段长城。袁建琴摄

  有专家总结,大同长城的风貌与文化内涵有着鲜明特点:其一为跨度大,其开建时间早,分布地域广,历经汉、北魏、北齐、明朝,有上千年的历史,横贯东西,内外相连,遗存遍布各县区;其二为形态美,大同境内的长城,基本上都是黄土夯筑,平地起墙,倚山造台,苍茫雄峻,天地大美;其三为要素全,大同地处内外长城之间,沿线烽、燧、关、城、堡、卫、皂等星罗棋布,拥有最为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其四为底蕴深,大同长城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胡服骑射、白登之战、太和改制、隆庆议和等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承载着中国古代军事、民族融合、边贸民俗等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博览大同长城,就是在读一部爱国主义史、民族融合史、边塞军事史。

  大同长城保护刻不容缓

  被评为山西“最美长城卫士”、长期致力于大同长城保护的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长袁建琴说,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精神内涵和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保护长城,人人有责,刻不容缓。保护长城,不只要保护实体的长城建筑,更要保护长城精神、长城文化,让其永驻中华儿女心间,成为永远的精神血脉,代代相传。

阳高镇边堡段长城。袁建琴摄

  近年来,记者多次在大同长城沿线走访时也看到,由于大同长城为土筑长城,风吹雨淋,岁月剥蚀,在逐渐塌落,如果保护不力,会使长城消失得更快。

  袁建琴说,近年来,在大同市文物、文旅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民间团体的长城保护志愿者定期沿着大同夯土长城实地巡查,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夯土长城破坏严重,其中有自然的原因,寒来暑往,风吹日晒,对长城本体的侵蚀。同时还有许多人为的破坏,有人把长城墙体铲直,让新建的房子靠在墙体上;有的地方为了通行方便直接穿墙而过;有的在墙体根部掏出窑洞存放土豆;有的把长城上的土挖下来使用,还有的借助长城墙体建设羊场。更为突出的是,各地长城旅游风生水起,游客攀爬墙体、在墙体上留痕留影的行为屡见不鲜。

  保护大同长城 各方持续努力

  2022年10月1日,《大同市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该市长城保护和长城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地方性法规支撑。

  保护长城,是一项比长城留存更为久远、更为厚重的任务。近年来,大同市不断强化大同长城保护工作,各方持续努力,取得显著成果。据大同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2014年至今,市文物局先后投入文物保护专项经费5200万元,用于新荣区得胜堡堡墙、助马堡南堡门,云冈区高山城东城门,阳高县镇边堡东西堡门和阳和城南墙,左云县左云卫城、镇宁敌楼,大同古城墙北小城南墙及西墙、黄花街城墙等长城本体抢险加固及保护修缮,有效排除了文物险情。2021年开始,实施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和长城文化公园重要段落左云县明长城宁鲁堡八台子段抢险加固工程,天镇县李二口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和展示步道建设工程等。在保护过程中,始终秉持最小干预和不改变原状原则,最大程度保留长城真实性、历史性。

长城保护志愿者开展长城保护活动。李文艺摄

  为更好地保护长城本体,该市划定大同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长城重点段落设立长城保护标志。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每年聘用长城沿线村民担任长城保护员,就近对长城资源进行日常看护,加强长城保护的同时为长城沿线村民创造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市长城文旅协会等社会组织也积极行走在长城脚下,致力于长城保护与宣传推广,他们开展“红马甲活动”,发动长城沿线村落的牛羊倌,让其成为长城脚下的长城保护志愿者,目前已有58名羊倌投身到长城保护的队伍中来。

长城保护志愿者进行长城保护宣誓。田瑞摄

  同时,大同市大力发掘长城文化内涵,推动长城资源活化利用,根据各类长城资源特性,开展一系列活化利用工作。如,利用大同古城墙打造了9处展示大同城墙由北魏至明代墙体叠压关系及城防体系的文物展示区;发掘得胜堡群、新平堡、周士庄古堡群等长城资源作为万里茶道集散路段管理、商贸类遗存的文化内涵;2021年,启动大同长城博物馆建设项目,集中展示大同长城的历史渊源,形式建制,人文风物等。

  近年来,大同市在加大长城重要点段和长城保护宣传力度的同时,组织了长城精品展览,讲座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2019年5月,该市承办了“请城砖回家,为长城疗伤”系列活动,并在新荣区得胜堡举办大型启动仪式,每年定期组织长城沿线保护员业务培训,开展不同形式的长城保护活动和长城学术研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长城保护的良好氛围。(完)(史涌涛)

【编辑:郭飞颖】
热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