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18日电 (杨佩佩 王方超 李迪一)一个个项目,一处处工地,一间间厂房,一条条生产线……从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到新兴产业“拔节生长”,山西晋中寿阳正以项目建设的“进”,撑起高质量发展的“稳”,助力这座城市“向高而攀、向新而行”。
盛夏时节,寿阳重点项目观摩暨“双百工程”中期交账会如约而至。其间,观摩团成员们在工地、厂房、车间,看进度、观成效。
走进太原联络线ZBLJ2分部的智慧隧道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隧道左右双洞人员定位、车辆进出的监测信息,通风监测控制系统也在实时运行,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提供保障。
青银二广高速公路太原联络线项目是山西省“4纵15横33联”高速网的关键联络线,能够有效提升城市路网联通程度、优化路网结构,为深入推动太晋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交通基础。
日前,东山1号隧道进尺4050m,突破总工程量的50%,太原联络线项目已正式进入路面结构层施工阶段。打通“罕山”、走出“东山”,让平头正式进入“太原15分钟通勤圈、半小时经济圈”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
近年来,寿阳还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等路径,推动特色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实现“老树发新枝”,形成新的增长点和新质生产力。
在强伟纸业年产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操作台前,工人们专注地凝视着仪表盘,指尖在控制屏上敏捷操作,大号原纸被运送到卫生纸纸机上进行精加工,一卷卷卫生纸通过自动上纸、裁剪、包装、封口等工序,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
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亮介绍,一期工程六条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为保证生产产量和产品质量,二期工程的四条生产线也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造纸主体设备已基本采购完毕,争取年底实现投产。
观摩中,寿阳各乡镇纷纷亮出“家底”,不仅有乡村蝶变的美景,还有产业落地的盛景,实现了村庄在“颜值”“品质”和“内涵”上的有效提升,让乡村建设不仅有“形”,更有“神”。
云起探泉寺、落日栖阳坡,干净整洁的道路沿线满目绿意,以“夕阳”为主题的墙绘正被打造成“落日茶馆”新IP。尹灵芝镇阳坡村作为百里廊带的燃爆点之一,不仅村容村貌发生蜕变,还着力打造集亲子游玩、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烧烤打卡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村。
三个多月前,前往养殖场的乡道还是崎岖泥泞,三个月后再次踏入这里,笔直顺畅的产业路让企业负责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目前,养殖场肉牛存栏量已增至300余头,肉羊存栏量达400余只。山西兄弟农牧有限公司通过秸秆利用、牛羊发展、牛羊粪有机肥的综合利用,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农牧业发展模式,弥补了寿阳养殖业发展薄弱的空缺。
依托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各乡镇将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就地转化、消化能力,走出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养殖产业“致富路”。
寿阳县工信局局长付志芳表示,此后将认真审视寿阳的产业优势,做好科学系统的布局。一方面狠抓传统产业升级,让智能化、绿色化技术为造纸、煤化工、建材等产业赋能,下功夫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兴动能,重点在高端煤机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材料等产业上布局,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和产业集群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