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日电 (范丽芳 张琴) 2021年8月30日至31日,山西省卫健委国际合作交流处特邀近批援非归国的优秀援非医生,对2021年中国(山西)援非医疗队法语培训班学员进行援外经验传授,以提高预备队员的法语学习能力和赴非后的适应能力。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肝胆外科何国林是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雅温得)医疗队外科医生、山西省2019年援非法语培训班优秀学员。
到达受援地不久,何国林的工作能力即得到对方认可:入喀3月,可独立用法语进行常急诊手术、病例交流;入喀4个月,获喀麦隆雅温得妇儿医院临床带教资格;入喀7个月,将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的汉语版与法语版整理并编辑汇总;入喀10个月,主持当地医院外科行政工作;入喀11个月,进入雅温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参加医学生技能考核……
经验交流会上,何国林讲述了学习法语的必要性、学习法语的经验,以及自己如何从初入喀麦隆工作无人问津,到靠自己的坚持、勤奋和敬业逐渐接管所在科室大部分医疗和行政工作,并令喀麦隆当地医生对中国医生刮目相看。

运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科主任潘卫峰是中国(山西)第23批援多哥医疗队卡拉点针灸医师。
西非国家多哥是非洲最艰苦的国家之一,卡拉地处更贫困的山区地带,物资匮乏,生活艰难。
潘卫峰说,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跟当地人交流专业和生活,传播中国文化,而且在中医医疗技术“传-帮-带”的过程中,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法语。
潘卫峰强调了学习法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自己在非洲中医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大量的常用专业法语词句,整场讲座干货满满。
预备队员们在感慨于非洲国家落后的医疗条件的同时,对何国林在、潘卫峰在援非期间认真的工作态度、因地取材进行工作和练就的流利法语充满崇拜和敬仰。

学员们表示,期望通过6个月培训班的学习,打好语言交流基础,为接下来的驻外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