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23日电 (杨静 张月 马赛) 2021年以来,山西长子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加大投入,不论是自然地质灾害防治,还是采煤沉陷区治理,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最大限度减轻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王峪景区服务中心西李村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现场,一处长约180米,高约7米,宽约4米的护坡正在加紧施工,目前正在做模板支护,下一步准备浇筑混凝土,预计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项目负责人闫昕介绍:“由于这里地质比较松软,地下淤泥较多,整体工程难度较大,需要先进行淤泥清理,然后进行梅花桩布置处理工程,再做砂石回填,最后做护坡基础。”

民生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5月份以来,长县对受威胁严重且集中连片的王峪景区服务中心西李村滑坡、石哲镇古兴村崩塌等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积极治理,总投资615万余元,目前两处治理进度完成总工程量的15%,工程完成后,可解除29户103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
在王峪景区服务中心寺头村,记者看到位于村北的边坡已经得到有效治理,4户受威胁户住得更加安心。
贾建生告诉记者,之前他家居住的土木结构房屋背后距离边坡只有1.5米,一到汛期就特别担心,今年5月份治理完成后,目前屋顶距离边坡最高处长达20余米,即使汛期也不会对房屋内居民造成威胁。

据悉,自今年5月份长子县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地质灾害特点,对全县条件成熟的41处隐患点120户民众房前屋后边坡进行削坡减荷治理,投入治理资金300多万元,有效减缓或阻止了对民众居住房屋的破坏。目前已治理完成68户,其余治理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寺头村(原杨家沟村)村民董起胜一家现在居住的是一处有30多年历史的老旧房子,背靠边坡,属于典型的地质灾害户。
“经过多次入户沟通协商,他们最终同意了搬离这里。最后由政府出资10万余元,住户出资3万余元,在村北盖起了一处新房子。目前,房屋主体已经完工,预计汛期来临前便可完工。”原杨家沟村支部书记李银娥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建的房子为砖混结构,相比原来的老旧房屋安全系数更高,也更宽敞明亮,出行也很方便。据悉,今年该县需通过搬迁方式治理的地质灾害户为77户,共争取上级搬迁资金651万余元,目前,已有6户需搬迁户房屋竣工,其余均在有序施工。
目前,长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处,分布于11个乡镇,地灾多为小型,主要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灾害为主,受灾害威胁约600余户2000余人,威胁资产约9000万元,其中,列入重点防治的有9处。
对此,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抓基础、抓重点、抓群测群防,抓减灾灭点,抓监督指导”的“五抓”方针,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指导,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基本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防灾网络,加大排查力度,全面推进治理。
此外,长子县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同步实施治理工程。据悉,今年全县共涉及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达2.5万亩,目前华晟荣煤矿、赵庄二号井、李村煤矿等11个煤矿企业正在积极治理,已完成治理面积达7500亩。
此外,针对长子县慈林镇布村部分村民反映的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房屋裂缝问题,县乡村三级高度重视,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组成工作专班,深入一线协调解决问题。
目前,已组织专业人员再次对受损群众房屋进行鉴定和评估,后续将根据具体方案进行补偿和赔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