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27日电 “家门口有了服务微站真是太方便了,网格员耐心热情,有什么事情随时都能寻求帮助。”近日,太原市杏花岭区涧河街道为全面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建设79个网格党群服务微站,努力达到“每个微站都有文化,每个网格都有特色”。
六站一体,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骑手小哥们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冷了能取暖,热了能纳凉。在这里有椅子、沙发可以休息;能用微波炉吃上热乎饭;有红色读本、报刊杂志、正能量书籍等丰富的精神食粮;还提供法律咨询、劳保咨询和交通法规的知识普及。

同乐苑社区周边门店罗列,商圈云集,结合社区实际,同乐苑社区将第三、四网格党群服务微站建在底铺,以独具风格的服务空间,为“小”商圈群体打造“大”活动场所。微站既发挥着网格先锋的力量,还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关心·关爱”,方便商户、居民办事来访,开展政务服务、活动沙龙、休闲洽谈、会议办公等多种活动,满足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
微站以骑手驿站为特色服务,以先锋驿站、邻里议站、便民易站、城管驿站、法治驿站、骑手驿站六种服务为辐射点,围绕党建引领、宣传教育、服务便民等功能,将党群服务主动推向新就业群体、商圈基层,“凝聚党心·服务群众”,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局面,为企业、居民、骑手提供“近在眼前,家门口办事”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红色自管会,走出居民自治新路子
“老旧小区里老年人居多,还有独居和空巢老人,平时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找谁帮忙,有了一张小小连心卡,让居民难有所帮,急有所助,更好地服务居民。”花南社区二十二中宿舍,是社区唯一无人管理楼院,为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社区成立第三网格党群服务微站,积极探索“党建+业委会+微型警务”的工作模式,按照“把支部建在小区上、‘四治’融在楼院里、服务送到家门口”的理念,建立党支部书记、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三级组织架构,激发自治活力,助力小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新目标,让群众的幸福感升满格。
码上服务,跑出为民办事加速度
同煦苑社区开展十分便民服务,把第一网格微站建到居民家门口,将网格党支部与全科网格通过人员交叉任职、工作同步推进、场所共管共用,织密网格,智慧赋能,优化网格治理能力。每周一进行网格例会,每周三开展“有事您说话”,化解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每周五组织“五老宣讲”,讲解法律、安全等知识,将辖区资源统筹起来,形成社区资源共享,党群微帮,邻里互助,提升网格服务水平。
在常态疫情防控期间,发现某外省反并人员家门上安装的门禁有松动迹象,及时重新安装。网格辅助员及时上报社情民意小区夜晚道路漆黑,协调为自建二宿舍安装了路灯。
同煦苑社区第五网格微站打造“群众码上说,网格码上办”服务,居民通过扫描便民服务二维码,可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可以反映问题情况,由网格员为其解决办理,从而实现“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打造“邻里敲门服务日”,由社区“两委”带队,五支志愿服务队伍为载体,入户为居民提供服务;包括“智慧社区”在内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持续升级,既是以信息化、大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大智慧,也是以人民为中心、不遗余力打造人民满意微站的大担当。
星级文明户,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耐火西巷社区立足党建引领一格多元共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网格辅助员辅助共同着力。在辖区内以“党建‘新’活力,文明‘星’动力”的方式,在第四网格内选出“党员中心户”和“星级文明户”,激发所在网格党员、居民的心动力和行动力,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整体的发展模式,推动形成信息互通、生活互助、邻里守望、矛盾联调和治安联防等方面的联动治理,实现“结对帮扶到家”“文明创建到家”“爱心传递到家”,做到离居民最近、帮居民最快、懂居民最多,真正做到了在家做党建、党建做到家。
网格党群服务微站承载着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功能,也是架起联系党员群众的重要桥梁,实现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与服务群众的有机结合。下一步,涧河街道将不断推进“党建+网格+治理”的实践探索,在运行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努力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完)(刘丹 尚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