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行到半山奋力攀 蓄势而上不畏难

行到半山奋力攀 蓄势而上不畏难

——夏日里,企稳回升势不可挡
2022年07月26日 12:01 - 来源:太原日报

太钢手撕钢先进的生产线。

朝阳街上,后备厢经济火热。

太原古县城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汾河四期景区天蓝水碧、草木如织。

太原市统计局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

田间地里生机盎然,夏粮丰收的喜悦在洋溢;

企业车间生产顺畅,产业升级的脉搏在跳动;

项目工地机械穿梭,转型发展的空间在扩展;

商圈街区人潮涌动,消费市场的活力在点燃。

锦绣太原的画卷在徐徐展开……

  汾水奔流不息,奋斗驰而不怠。二季度,面对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的严重冲击,面对4月“倒春寒”疫情的突袭影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全市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事,以精准之措应对非常之难,在大战中践行初心,在大考中统筹兼顾,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战双胜。太原经济年中报出炉,一系列数据释放出“稳”的强音,透露出“进”的信号,用生动的笔触勾勒了太原在过去半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看总体,难中求成,“稳”的基础更坚实

  一看经济总量,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24.01亿元,增长3.5%,净增量为342.20亿元。这个增量,含金量十足。特别是二季度,在4月主要经济指标下跌的情况下,当季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22.31亿元,增长0.7%,增速快于全国0.3个百分点。冲劲十足的加速跑跑出了太原向着万亿元目标迈进的气势。

  二看产业增速,三次产业同步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19.18亿元,增长4.6%,拉动GDP增长0.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78.40亿元,增长4.5%,拉动GDP增长1.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426.43亿元,增长2.9%,拉动GDP增长1.8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8%、42.7%、56.5%。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夯实了打造太原产业高地的基石。

  三看主要指标,逐月回升态势明显。昨天慢了下来,今天要跑得更快,主要经济指标在4月触底后不断回升,6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分别比5月当月、4月当月加快2.1、13.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分别比5月当月、4月当月加快29.6、14.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扭负为正,增长9.5%,分别比5月当月、4月当月加快12.0、55.1个百分点。有力回升的上扬线描绘了太原经济强势复苏的韧劲。

看产业,转型升级,“质”的提升更显著

  农业特优发展显成效。随着都市现代农业的加快建设、设施农业全产业链的加快布局,农业特优发展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94亿元,增长4.3%,农业实现稳产增产,为乡村振兴护航助力。果蔬长势更是喜人,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1.2万亩,增长1.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6.7%,园林水果采收面积2656.5亩,增长100.3%,产量增长37.3%。去农业园采摘、去美丽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风尚,农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让农民鼓了钱袋子,也为市民丰富了菜篮子,太原蹚出了一条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工业全面振兴多亮点。全市紧紧围绕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朝着“百千万亿”(万亿级工业产值规模、六条千亿级产业链、一批产值百亿级企业)发展目标,由市级领导挂帅,全面实行链长制,打造一批纵向关联、横向耦合、综合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链,一大批工业好项目大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在集成、资源在集中、动力在集聚。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创新加强,效益提升是上半年太原工业的亮点所在。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连续两个月增速加快,重回两位数增长区间。前十大行业中8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4个行业提速增长。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非传统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增长18.5%,增速高于传统产业增速14.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8%。新动能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2%。惠企政策的助力之下,企业效益进一步好转,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9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9亿元。

  服务业提质增效有力度。4月突发疫情对服务业造成较大冲击,旅游低迷、消费遇冷、物流受阻……重压之下,为帮服务业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促进服务业困难行业恢复发展“96条”、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6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36条”举措,强化金融保障措施等一系列激活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到点上、帮到根上。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围绕建立“一轴、两带、四中心、六核、八圈、多节点”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非营利性服务业。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地见效,上半年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3%,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5%,全市服务业逐步恢复稳定增长。

看活力,动能释放,“进”的力量更磅礴

  稳投资持续发力,不断为经济行稳致远释放持久动能。在太原这片投资热土,工地吊塔林立,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施工车辆来往穿梭,只争朝夕的项目建设热度汇聚成为经济回暖向好的助燃剂。大项目投资加快推进,上半年,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超四成,增长17.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0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强势增长,完成投资增长105.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0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投资增长10.6%,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74.7%,拉动工业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4.8%,比前5个月加快10.8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9.2%,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凯赛生物发酵液项目、太钢中厚板生产线智能化升级项目、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项目加快进度,一个个集群化、智能化工业项目开足了马力,为构建工业新发展格局建集群、延链条。武宿机场空港配套工程在稳步建设,西北二环、太忻大道正加快打通,地铁1号线加速推进,一个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铆足了劲儿为太原打造开放高地扩空间、增效能。老旧小区改造加快、燃气供热项目扎实推进、文旅街区更新升级,一个个事关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聚集了动能,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补短板、增福祉。

  促消费提振市场,不断为经济复苏回暖注入源头活水。夜幕降临,凉爽宜人的太原灯光次第亮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烟火气升腾——去钟楼街、南海街等文化街区打卡吃美食,去柳巷、亲贤街等商圈逛街购物,去朝阳街的后备厢集市消暑游乐……消费业态多元化,消费场景个性化,一度遇冷的消费市场在这个夏天持续升温。夜经济的火爆、消费市场的复苏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在提振消费上的有力举措和空前投入。5月、6月我市今年第二轮“晋情消费·悦享生活”消费券发放26天,共销券3.06亿元,带动消费24.11亿元,惠及百姓425万人次,小小一张券,一头是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惠企惠民提振经济的有力举措,一头是商户百姓获得切实实惠的暖心福利,消费活了、人气旺了、企业暖了。上半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由前5个月下降7.3%收窄至下降3.9%,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类消费增长稳,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和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4%、14.5%。升级类消费需求旺,新能源汽车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44.3%,比前5个月加快14.3个百分点。互联网消费势头好,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6.9%,比前5个月加快4.2个百分点。

  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内需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主引擎”的关键作用不断激发、潜力不断释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更大的投资空间和更有活力的消费市场。

看潜力,未来可期,“好”的要素更集聚

  市场主体更壮大。今年以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面铺开,开展“创新提升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行动”,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密集出台,用真招实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心剂”,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22年6月,全市实有市场主体(不含综改示范区)63.34万户,同比增长17.1%。6月当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62万户(不含综改示范区),同比增长61.0%。市场主体量在增长的同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在增大。从新增入统企业看,2021年以来新增入统的1295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单位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零售额增长63.3%,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5个百分点;新增入统的22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累计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0%。从民营经济发展看,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38.0%。

  发展空间更开阔。朝北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的态势已经形成,重点项目比肩推进,大盂产业新城、太忻大道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加紧建设,地热能中试基地、科创驱动中心、太忻双碳产业园已开工建设。上半年,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启动区新开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6个百分点,承载未来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正拔节生长。向南看,山西综改示范区“一核两翼”的空间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聚焦“六新”突破,综改区产业链建设和集群化发展如火如荼,精密电子制造、合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信创大数据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上半年,综改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2.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个百分点,积聚创新要素、助力太原打造“四个高地”的“南引擎”正成熟壮大。“一座千年古城、两翼强劲引擎、三重战略机遇、四个独特优势、五大产业集群”,今天的太原正处于国家、山西省战略布局和政策直接支持最多的时期,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为下好招商“妙手棋”,今年以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设立13亿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6月,党政代表团赴深圳考察招商,在粤港澳大湾区绘就太原招商“新画卷”,扩大了太原的“朋友圈”,更扩大了太原未来的发展空间。

  民生福祉更殷实。增进民生福祉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发展得好不好最终都是要反映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强不强、收获感足不足上面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我们既要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也要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在百姓最关心的领域,基本民生保障成效明显。从物价看,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9%,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从收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49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2元,增长5.7%。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三餐四季、衣食住行得到有力保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上半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经济运行形成企稳回升之势来之不易。从一组组数据中看趋势,从一个个亮点中看未来,我们看到了太原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断积蓄的复苏力量,更看到了太原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铿锵步伐。

  西山壁立,汾水流深。行至半山,舟至中流,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站在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应变克难,实干为桨,牢牢把握有利条件,乘势而上,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太原担当,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照片由太报视觉策划中心提供制图武彩云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