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22日电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滨体社区成立于2020年,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4个生活小区,居民11000余人,党员70名,设有13个普通网格党支部、3个专属网格党支部、1个物业联合党支部。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滨体社区党委聚焦居民主体,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机制载体,着力构建党建领治、科技智治、创新善治、多元共治、群众自治“五治融合”的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党建领治 筑强社区治理“堡垒”

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在社区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委书记带头,“两委”班子真抓实干,围绕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将党组织凝聚群众、帮助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有需要的每户家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强化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扎实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通过“学、干、比、评”,鼓励引导党员争当服务群众的先锋,并引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挂牌成立6个邻里服务驿站,覆盖13个网格,做到帮助“面对面”、服务“零距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科技智治 激活社区治理“中枢”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社区数据底座,全面、及时、准确更新辖区房屋信息、户籍人口、居住人口、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等基础数据,有效支撑社区精细化管理工作。着力打造“互联网+网格化”管理平台,按照一个楼栋一个微信群、一个群一个群规、一个群一个群主+一个管理员的模式,通过一户一代表入驻,形成了由网格员担任群主、楼长担任管理员,覆盖辖区居民住户、商户店主、企业单位的企业微信群,目前已建立35个企业微信群,涵盖居民6000余户11000余人,进一步拓展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初步实现了投递信息快、民意收集准、群众参与广的目标,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已通过企业微信群发布政策法规、便民惠民信息、防诈宣传信息等各类信息3万条次;共收集各类诉求和问题1500条次;累计有8000余人次参与反映和议事活动。
创新善治 增强社区治理“引擎”
创新社区运行机制,针对70岁以上独居、空巢、高龄老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认领和帮扶活动,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睦邻卡”,让居民走出家门认识左邻右舍,实现了从陌生邻居到“睦邻”甚至到微信好友的转变,通过互帮互助,进一步为居民搭起了连心桥,连起了邻里情,温暖了邻里心,让居民有了温馨港湾。此外,按照“服务社区群众丰富文化内涵,重视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精心打造了“初心吧”“放心吧”“连心吧”“爱心吧”“开心吧”五吧特色功能室,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居民精神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增进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多元共治 打通社区治理“经络”
加强对物业企业服务管理监督,保障好各小区日常工作的运转、重点工作的推行、常态化工作的持续开展。根据辖区学校多、培训机构多等特点,强化与驻地单位共驻共建共联,在做好普通网格党建工作的同时,打造了3支专属网格党支部,即万柏林区凤凰双语小学党支部、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党支部、公交第五汽车分公司三车队党支部,对不具备成立党支部的康乐幼儿园下派了党建指导员,加强与专属网格驻地单位的联动,探索双向服务机制,“专属网格点单、网格员递单、街道及社区接单”以及“街道社区派单,网格员下单,专属网格接单”,实现党建共商、事务共管、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
群众自治 铸牢社区治理“底盘”

为更好地为民服务,从辖区居民基本情况入手,充分掌握辖区内人口流动、人员分布情况,科学划分网格13个。积极发动辖区党员共同参与,将社区所有在职党员纳入网格之中,组建网格党支部13个,81个党员中心户,由网格长兼任网格党支部书记,以楼栋为单位,每栋设立一个楼栋长、每个单元选定一个单元长,与社区志愿者、社区民警、网格员、楼长组成网格管理队伍,开展党员“红马甲”行动,实现社会管理与服务全覆盖。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探索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网格党支部“三方联动”的工作机制,由普通网格和专属网格党组织牵头搭建小区长廊、凉亭、楼道“移动微调室”以及“红色业委会”议事厅等商事议事平台,将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安全排查等风险隐患点并入网格管理事项,努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排查、早化解,形成了“普通网格专属网格日常联动,大小事有网格负责,街道社区解难题、办好事”的工作格局,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发组织群众开展活动,提升社区凝聚力、向心力。
下一步,滨体社区将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为突破,从短板处入手,从细节处突破,从棘手处发力,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进一步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真正把社区打造成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最前沿阵地和最灵敏触角,实现由“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