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沁水县“四令”构筑农村社区防疫安全线

沁水县“四令”构筑农村社区防疫安全线

2022年08月30日 16:59 -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30日电 近期,沁水县委组织部响应全市、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动员、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强力推进,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发布“动员令”,举旗定向凝聚组织力量。一是做好舆论动员。第一时间通过“历山红叶”微信公众号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及时转发市委《关于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中坚决做到“有呼必应、有令必行”的通知》,在各级党组织和全县党员中营造了浓厚的防疫氛围。二是做好思想动员。召开组织部机关全体干部会议,传达市委、县委关于疫情防控的通知要求,带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把防疫工作和组织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导。三是做好组织动员。转发市委《关于在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印发《关于全力做好农村和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在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做好社区乡村防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聚焦社区乡村防控工作职责,全力开展重点人员排查,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

  发布“部署令”,统筹推进强化组织担当。一是以战时状态抓防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平战融合指挥体系下,迅速转入应战状态,依托原有干部下沉管理机制,组织540余名县乡干部下沉192个农村(社区)参与疫情防控,以迅雷之速增补基层一线防疫力量。二是以制度先行抓防疫。建立下沉干部管理台账,实行“一记录双报告一总结”、防疫工作日报告制度,畅通防疫信息沟通渠道,形成了县级、派出单位、乡镇、农村(社区)联防联动的防疫格局。三是以靶向攻坚抓防疫。聚焦当前重点人员排查、管控、转运等关键环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蹲点一线、坚守一线,持续开展“敲门行动”,深度参与全员核酸采样,截止目前,全县村(社区)当日排查251人,其中集中医学观察3人、“3+3”居家医学观察37人、健康监测211人,累计集中隔离67人。

  发布“督导令”,三方参与落实组织责任。一是重点督导。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任务,将“四方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督导重点,安排县委督导组深入乡村清单式督促、责任化整改。二是专项督导。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分管副部长牵头负责督导,抽调人员成立疫情防控党建督导专班,先后深入12个乡镇实地督导农村(社区)防疫工作。三是属地督导。组织乡镇党委聚焦农村(社区)存在的居家监测不严格、“五包一”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成立由乡镇组织委员任组长的督导小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村入户开展问题查摆和整改督促。

  发布“保障令”,树牢导向体现组织关怀。一是突出政治激励。坚持把防疫作为干部识别考察的重要参考,将政治素质考察贯彻防疫工作始终,以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检验干部政治素质的试金石,对防疫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目前,共择优组织识别“两型”干部101名,其中“狮子”型干部40名,“老黄牛”型干部61名。二是落实后勤保障。要求派出单位党组织加大对抽调重点一线党员干部关心关爱力度,负责解决好下沉党员干部的防护、交通、生活等困难,认真落实好干部调休假、医疗保障等各方面权益。8月24日,我县组织单位深入疫情防控办和5个交通卡口、6个核酸采样点和1个健康驿站进行了慰问。三是树牢考核导向。把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作为乡镇考核、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评定、网格员队伍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下沉干部本季度平时考核“好”等次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防疫一线主动担当、认真履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张海鹏 崔慕天)(完)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