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太原小店区:守护非遗瑰宝 文化传承步履不停
2024年01月24日 16:03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月24日电 近日,太原市小店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习中心开展仪式暨小店区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授牌仪式在刘家堡村举行。

  活动现场,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安俊跃为晋作家具、清式家具制作技艺,苑氏皮革雕,民间绣活(晋式刺绣),绿膳源酒业等四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授牌,这将为小店区这些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据了解,该中心汇聚了小店区国家、省、市、区级多项非遗项目,通过展板、实物等形式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店区地处古晋阳腹地,是三晋文化重要的传承区域,经过数千年文明的积淀,形成了大量的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好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能使古色古香的历史风情得以延续,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多管齐下把非遗文化“护起来”

  小店区一直走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上。2010年,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山西省设立晋中(指山西中部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小店区被纳入实验区范围内。经过10余年建设周期,小店区采取动态保护和静态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公布11批118个非遗项目,公布4批91名非遗传承人,认定项目保护单位22家,并对所有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保护和管理。先后出版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丛书及普查成果,组织编写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材。充分利用“两节”活动、非遗宣传日等多渠道多形式进行非遗项目展示,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推动非遗普及教育。完成了非遗展示馆、传习场所建设任务,推进以北格和刘家堡为重点区域的地域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工作,让部分濒危项目逐步摆脱生存困境,重现活力。

  近年来,依托刘家堡村“王琼故里”文化资源,小店区以“非遗+旅游”为抓手,着力打造小店特色的非遗小镇。目前非遗一条街引进47个重点非遗项目,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将非遗传承作为旅游亮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年客流量达到10万余人次,有力带动了刘家堡村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的发展,通过非遗产业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历史文化遗产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传习中心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为更好保护、宣传、展示、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小店区建立了非遗传习中心,并于2023年底将非遗传习中心搬迁至刘家堡村,融入刘家堡非遗小镇整体布局,与刘家堡乡村休闲旅游景区形成合力,将进一步提升非遗传习中心利用率,扩大非遗传习中心影响力,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

  精致的花纹,灵动的图案,令人赞叹的雕刻技艺……传习中心展厅内,许多游客都驻足于“苑氏皮革雕”展柜前。“山西传统皮革雕工艺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内蒙与中原地区及欧亚的贸易交流,产生了皮革雕工艺。”技艺传承人苑小敏向记者介绍道。“苑氏皮革雕”技艺集家传与师传精髓为一体,把山西的传统文化用皮革这种材料加以表现。其独创的“撕毛工艺技法”栩栩如生,征服了很多的收藏爱好者,也成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同样吸引了许多游客的还有绿膳源酿酒工艺。祖籍河东古镇刘家堡的明朝重臣王琼后裔开创了黄米白酒酿造技法,绿膳源酒庄创始人武桂锁便是这一技艺传承人。他16岁拜王仲锁师傅学习酿酒,并深得真传。怀着对中华民族古法酿造技艺的深厚感情,他毕生致力于潇河黄米白酒的弘扬光大,使得这一技艺愈加炉火纯青,成功列入了2021年太原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近期成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员。

  小店区一直以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深入考察、挖掘整理、积极培养传承人,拯危继绝,使非遗不断焕发新活力。未来,小店区将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切实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不断放大“非遗+”效益,推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非遗与旅游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展现新魅力,为小店区乃至太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完)

  (李音)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