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28日电 家住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新桥社区83岁的常大爷因患有慢性病,需要经常去医院看病,他预约了新桥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陪同就医服务后,服务人员按时到常大爷家帮助老人打车、下楼、挂号、取药、打印单据,解决了老人无人陪伴就医的问题。
社区养老,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把养老事业搬到老年人的家门口,不仅让老年人能够享有更加灵活多样的养老服务,也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有温度、更有品质。
贴心的“适老化”
上午11点多,盐湖区新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便开始热闹起来。在中心一楼的阳光餐厅,温和的灯光下30余种菜品让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明净的桌椅、舒缓的蒲剧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的用餐环境。“这里的饭菜不仅味道好、样数多,价格也合适,非常适合我们老年人。”说起中心的饭菜,正在餐厅用餐的老年人纷纷点赞称好。
新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市区禹都东街新城大巷,地中海旁边。由盐湖区民政局主导,山西宣龙智慧康养服务有限公司承接运营。中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在不大的院落里却涵盖了健康检测室、休息室、中医馆、助浴室、理发室、阳光餐厅、理疗室、氢氧室、图书室、文旅部及数控中心等功能室。细心的是每一间功能室,都经过适老化设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
“我们目前主要辐射新桥和禹香苑两个社区,服务人口约8000人,可为周边居民提供日间休息、休闲娱乐、图书阅览、医疗康复及餐饮、家政等服务。”在新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贾元红的介绍说。
在该中心健康检测室里,放置着智能健康筛查仪、健康体检一体机等设备。在这里,老人们通过这些仪器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健康检测室隔壁便是中医馆,老中医吃住在该中心,可满足居民随时问诊。乘电梯上至二楼,理疗室、氢氧室里,老人们正在在理疗吸氧,缓解身体亚健康。在休息室,有适老化功能床、适老化卫生间,每个床头还挂着一个挠痒神器“孝顺挠”,处处为老年人营造着舒心的生活环境。
“相较于传统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更具灵活性,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成本降了,幸福指数高了。”贾元红表示,随着社区养老模式的成熟,不仅解决了老年人“一个人”“一碗饭”“一张床”的问题,也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多彩,由传统的“养老”向“享老”转变。
暖心的“人性化”
为给老人出行提供方便,新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在出入口放置了两台助行器;为了给老年人营造舒心放松的环境,中心循环播放的轻音乐都是精心挑选的蒲剧、红歌等老年人喜闻乐听的音乐;为了让老年人吃得更健康,中心还聘请了专业营养师指导菜品制作……
“我们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的特点,桌椅和卫生间的马桶都是带有扶手的,助浴室内的淋浴头旁设置了座椅,餐厅是阳光餐厅,目的是让老人在用餐时保持好的心情。每周一至周五定期举办各项文艺演出、琴棋书画、诗歌朗诵、生日宴会、老年大学等活动,通过集体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我们还设有专门的理发室,随时为老人修剪头发,非常方便。”贾元红说,在这里,不仅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够得到照料,精神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所有老人都喜欢居家养老,但是每个家里都配置一个护工又不现实,所以我们通过提供上门的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行、助急服务,有效解决了需求与供给的问题。”贾元红说,“老人或其家属可以通过手机App或拨打电话下单,告诉我们具体有什么样的需求。接到订单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护工上门服务。”
助餐服务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服务之一。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只需通过手机微信点餐下单,工作人员便可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无跑腿费。同时,该中心还与家政服务公司合作,以更低的价格为居民提供助浴、助洁、陪伴等服务,切实满足周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助浴也成为长期卧床、重度截瘫等人群的最大需求,工作人员或携带专业浴盆等工具提供上门辅助助浴,或在该中心助浴室助浴。
安心的“智能化”
戴上智能手表,就能实时定位老人的位置,防止老人走丢;通过手机App下单,护工便可提供上门服务;安装智能设备后,便能实时监测老人的呼吸、心率等健康信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及服务也逐渐走进老人的日常生活,为老年人提供着更加高效、便捷养老服务。
新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健康监测室里,一台被称作“视频医生”小型设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周边社区的老人无需挂号,就可以通过这台设备进行健康监测,专业医生24小时在线,通过手机App就可享受远程的医疗服务,非常方便。”贾元红介绍说,老人通过智能检测,就能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健康管理师还会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给老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并与各大药店合作,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全程医疗服务。
独居老人最令家人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考虑到这一点,该中心通过连接智慧康养云平台,更好地为老人提供“云端”服务。“通过智慧康养云平台,我们可以查看老人生命体征检测、睡眠报告、具体位置等信息。一旦出现异常,便能在第一时间获悉并通知家属。”贾元红表示,为了更好地保障老人的安全,中心安排专门人员24小时在线值班。
在中心的休息室里,智能化床位上面带有“睡睡康”监测系统和智能床头呼叫系统。老人睡到床上,系统就能检测到他们的呼吸和心率;室内还配有烟雾报警器,烟雾达到一定程度,后台会直接报警,工作人员也可以打开摄像头查看老人具体情况。出门时,老人可随身携带“一键呼”或智能手表,不仅能接打电话,还可实时定位,必要时可设置“电子围栏”,防止老人走丢。
“社区养老不仅有助于破解社区护理人员不足、养老费用高等问题,还能满足老年人在居家照顾、安全防护 、健康管理、情感陪伴等方面需要,节省传统照护服务的高人力成本。”贾元红表示,社区养老是政府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本质是与传统的机构养老和日间照料有机融合,从而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实现专业化、多元化,为老人提供近在身边的温暖保障。(完)(韩维元 安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