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暑期研学哪家强?中国山西找临汾
2024年07月26日 18:53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25日电 暑假的到来推起了研学热潮,山西临汾,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宝藏小城,其醇厚的历史和绵延千年的文化,可谓是研学的绝佳去处。

  “探源寻根”研学之旅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第一站便是洪洞槐树,600年前百万移民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今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后裔回到大槐树下寻根祭祖,每年更有海内外学子来此处体验移民文化、根祖文化以及中华传统孝德文化的魅力。

  临汾市博物馆。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式,就是去看它的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展陈有四大专题,分别是“远古足迹”、“最早中国”、“晋霸春秋”、“千秋平阳”。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光,从十万年前的“丁村文化”到4300年前的“陶寺遗址”,再到2600年前的“晋霸春秋”,一览平阳秦汉至清代文明。馆内宏大的陶寺遗址沙盘展示、精美的青铜器、发达的冶铁铸造业、多彩的戏剧文化及佛教文化等展陈,让你快速了解并看到一个多面多彩的临汾。

  陶寺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评价:“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这里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最早的文字(朱书文字陶扁壶)、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最古老的礼乐乐器组合(鼍鼓、土鼓)、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龙盘)、黄河流域史前最大的墓地(早期大墓)、最早的宫城(宫殿区)、我国第一件金属乐器(铜铃)等等。这里,是“最早中国”的雏形。

  丁村民俗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拥有丁村民宅和丁村遗址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人”及其文化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的空白点。丁村民宅则是我国北方现存较完整的明清民宅,其建筑风格典雅独特、木雕和石雕艺术炉火纯青,被誉为“封建社会农业庄园”的活化石。

  晋国博物馆。晋国博物馆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兴建, 是山西省首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国历史文化风貌的专题类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晋国由盛至衰长达六百余年的风云历程、晋侯墓地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更能看到比秦始皇陵还要早600年的真车真马坑。

  “古建奇迹”研学之旅

  广胜寺。到洪洞广胜寺必看“广胜三绝”,飞虹塔、《赵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画。飞虹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多彩琉璃塔”,央视86版《西游记》中《扫塔辩奇冤》唐僧扫塔的取景就在此处。《赵城金藏》现存国家图书馆,是四大镇馆之宝之一。水神庙内的元代壁画以祈雨、行雨、酬神为主线,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小西天。隰县小西天,被称为“中国悬塑艺术的绝唱”,大雄宝殿内金碧辉煌,170平米的空间内,有2000余尊悬塑,个个精致巧妙,栩栩如生,纤尘不染。百年前的能工巧匠在梁间壁上塑出一个富丽堂皇的西天“极乐世界”,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

  尧庙。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为纪念尧、舜、禹而建。尧是五帝之首,被尊称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庙内古柏苍翠,仪门、五凤楼、尧井台等古建散发着历史的气息,木构藻井精巧绝伦,雕梁画栋间尽显古建美韵。

  铁佛寺(大云寺)。大云寺是“藏”在临汾闹市区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坐西朝东,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分别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金顶宝塔、藏经楼,六级金顶琉璃宝塔内藏有一尊巨大的铁铸佛头。

  东岳庙。蒲县柏山东岳庙是供奉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庙宇,庙内的明代泥塑艺术价值颇高,尤其是地狱府内的明代塑像,大小与真人相同,是封建社会神权统治中意识形态的反映。每年农历三月廿八东岳大帝诞辰日,这里还会举行“四醮朝山”团体祭祀活动,场面颇为盛大壮观。

  霍州署。霍州署相传为唐尉迟恭的帅府行辕,作为州治衙署,已历时1300多年。元代大堂建造年代较故宫早一百多年,因其雄伟高大、古朴典雅,结构奇巧,工料俱佳,被梁思成先生称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霍州署楹联言简意赅醒世警人,其中“公为天下”最为人知晓。

  “非新韵”研学之旅

  威风锣鼓。临汾自古为中国鼓乐之乡,在临汾,“村村都有锣鼓队,家家都有锣鼓手”是广为流传的真实写照,黄河壶口瀑布岸畔震彻云霄的锣鼓表演,逢年过节村村斗鼓的热闹场景,临汾各种大事小情都离不开的威风锣鼓,是否让你也想来体验一下临汾威风锣鼓的魅力呢?

  平阳木版年画。平阳是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这极大地促进了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平阳木版年画传承至今,其内容也逐渐发生变化,这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生产发展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有极大的意义。

  太平绣球。太平绣球也被成为“指尖上艺术”,是常见的亲朋好友间互赠的非遗礼物。它由十二片花瓣相拼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一朵完整的花,内有香料药材,具有提神醒脑、芳香开窍、防虫驱邪的独特功效,圆润的造型寓意团结和睦,反映了人民对生活、自然和本民族文化的美好向往。

  浮山面塑。关公、介子推、钟馗、孙悟空、财神爷....。。这些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其制作技艺之高超,令人惊叹。面,在山西临汾,不仅是吃到嘴里的花样百出的面食,也是众所周知的艺术品——面塑。

  “红色文化”研学之旅

  侯马市彭真故居纪念馆。彭真故居纪念馆,是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同志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展示了彭真同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的历史功勋,及廉洁政治方面的卓越建树。

  洪洞县红军八路军纪念馆。洪洞县红军八路军纪念馆位于洪洞县白石村,是辛亥革命山西起义领导人之一、国民政府山西副都督温寿泉先生的故居,故称白石温家大院。红军东征山西,在这里留下了革命足迹。在白石温家大院不但能感受中国革命历史文化,还能观赏到晚清和民初的建筑风格。

  安泽县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景区。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建于清道光十一年,主要包括太岳行政干校、共青团警卫连妇救会三座旧址,这里曾是培养党政军干部的主战场。现存院落4处,建筑13座,院内建筑皆为清代所建,保存基本完好。

  永和县红军东征纪念馆。在永和,毛泽东主席亲自指挥东征红军胜利回师西渡。纪念馆的三个展厅,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塑刻作品等真实地再现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东征历史画卷,全面展示了当年东征红军的丰功伟绩。(完)

  (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供稿)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