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2日电 山西省昔阳县孔氏乡紧跟全市“百乡示范、千村治理”行动,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朝着产业“有形”、环境“有色”、治理“有效”方向不断迈进。
盛夏炎炎,走进孔氏乡孔氏村,记者看到几位村民正在拆除自家违章搭建的自住房、简易棚,邻居们也不时过去搭把手、帮个忙,一派热闹场面。“以前石头垒的高低不平,为了街道整齐,拆了以后,上面垒上砖看见就整齐了,老年人运动也方便了,也不危险,村里的环境卫生看见也美观了,我积极支持这项工作。”村民耿国庆对未来的孔氏村信心满满。
孔氏村共有违章建筑17处,主要分布于沿街道路。这几天,乡、村两级干部以召开会议和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的形式,大力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引导村民自主拆除违章建筑,共建美丽乡村。
孔氏乡孔氏村党支部书记郭卫云表示,孔氏村围绕“垃圾不落地、洁净常态化”的目标,以整治“脏、乱、差、堵、污”为突破口,倡导党建引领、示范创建,全民参与、充分自治,形成职责明确、奖惩分明、制度健全、治理长效的运行机制,大力改善整体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一村示范,村村行动。在孔氏乡朱石铺村也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宇带着村民们正在加紧铺设进村道路,改善村容村貌。他说:“这段进村路全长3公里,目前已垒小矮墙2公里,预计再有半月完工。除垒墙外,我们还要全部绿化,部分段建设停车场、休息亭。”
自启动“千万工程”以来,孔氏乡大力实施“村貌革命”,稳妥推进“厕所革命”,全域开展“垃圾革命”,有序推进“污水革命”。目前已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拆除违章建筑34个、垃圾池48个,清理乱堆乱放181处,为全乡15个行政村共配置了28个垃圾箱和74个垃圾桶,持续开展“垃圾不落地”专项行动。同时,还举办“最美庭院”“最美街巷”“最美田园”“最美村庄”评选活动等,使农村人居环境亮点工作更加精细化、品质化、创意化,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看看我们村的环境,和以前大不相同了,道路两边都垒起来花墙,垃圾和违建都处理了,清理的干干净净的,环境非常好。”孔氏乡朱石铺村村民张万喜说道。
孔氏乡南营村村民张志英说:“我们村村民们把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都分类,各自放到各自的地方,房前屋后都栽着花,把废旧的烂瓦罐、石槽都栽上花,把村子建设的挺好。村民们也都感觉过得很舒适,放假就都回来了,环境建设的挺好,也受到了外来游客的称赞,老百姓也都满意。”
乡村要振兴,环境要先行。下一步,孔氏乡将积极探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扮靓乡村颜值,厚植“幸福土壤”,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完)
(张颖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