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山西交城:红色基因晕染乡村旅游振兴梦
2024年09月06日 18:50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6日电 在交城县西社镇,有一个革命老区村——东社村。这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内涵丰富多元,恰似一本厚重的革命史书,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近年来,东社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美丽嬗变。

  东社村曾是红军东征的主阵地,当地百姓对红军“纪律严明、宣传抗日、开仓济贫”的故事耳熟能详、广为传唱。近年来,该村投资100余万元建成红军东征文化广场,制作大卷轴、展示牌等红色宣传版面,宣传革命历史,吸引了广大党员干部前来观摩学习,成为党员干部开展实训教育的主阵地。据交城县西社镇东社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茂堂介绍,该村已接待各类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党性教育实训30余次,被二十余个单位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匾,成为了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基地。

  东社村地处吕梁山东麓,文峪河水库上游,村庄整体布局集中,林木资源丰富,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文明淳朴,曾经为清代、民国时期的商业重镇,是晋绥革命老区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先后被评为吕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3年列入吕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

  “我们村内现有8处红色遗址,4处不动产文物,我们逐步修缮保护这些红色遗址、不动产物,修复老旧街区的残垣断壁,仿古式改造老旧街区,重塑红色古村形象,让广大游客可以有穿越历史的体验感。”交城县西社镇东社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茂堂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的人走进东社村,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我的祖辈都生活在这里。小时候,我的父母就经常给我讲我家门前的这条路就曾是红军东征时走过的路。”村民吕文宝感慨地说,这些红色记忆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心里,激励着他们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红色资源得天独厚,村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正成为东社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品牌和底色。这些年,重走红军东征路已成为东社村开辟的一条热门旅游线路。不仅如此,东社村依托革命历史,精心打造了乡村记忆馆,让富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化身新时代的讲解员,让红色印记根植乡村记忆,点亮乡村振兴之光。

  “咱们这些老物件都是老百姓一件一件捐出来的,年轻娃娃们来了之后看到这些都很新奇,也成为了他们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年纪大的人来了之后激动不已,这是对他们青春的一个记忆和怀念,这也成为打造咱们乡村记忆馆的初衷和意义。”张茂堂说道。

  在东社村文化活动广场,每到旅游旺季,村里的舞蹈队都会自发的组织起来进行节目展演,将东社村的红色资源、革命历史用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成为游客了解东社历史的重要窗口。

  “以前旅游都是看山、看水、看风景,今天来到这里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红色旅游不仅让我重温了革命历史,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不易。”游客张捷激动地说道,以后还会推荐更多的朋友来这里体验。

  东社村通过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将乡村记忆馆、红色景点与艺术展演相结合,从阵地提优、品质提升、特色提炼等方面对现有红色资源进行全方位软硬件升级改造。

  交城县新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监测移民股负责人杨壮表示:“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对东社村进行了墙面立面治理、文化长廊、红色小公园修建、道路硬化美化、路旁路灯安装等方面的升级改造,目前,革命历史纪念馆、传统生活体验区主体结构已经完成,预计8月投入使用。工程完工后将打造一个集革命历史纪念、传统生活体验、非遗体验为一体的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基地。”

  乘着旅游的“东风”,东社村不断创新形式,提升旅游体验,不仅在村北部修筑了登山步道,让游客在运动中体验“行走中的红色党课”,拉动红色旅游热潮,同时还积极开发红色文创,依托土生土长的省级非遗交城传统堆绫艺术,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强”起来。

  “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堆绫艺术,掌握堆绫技艺,能够将红色文化与堆绫艺术结合起来,制作出具有东社特色的堆绫画作。”交城传统堆绫艺术第六代传承人张姣丽说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在建设好东社村红色革命纪念馆和非遗堆绫文化园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一个稻田公园,将红色文化和绿色发展相融合,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在这里体验乡村生活,追忆心中的乡愁。”张茂堂表示。(完)

  (文/李珍 苏艳红 王晓将)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