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3日电 时至秋分的恒岳大地,到处是高粱红艳,谷子金黄,好一派丰收景象。9月22日,在山西浑源黄芪文化园和凉粉文化园广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随着一曲欢乐的《大丰收》农民舞蹈,大同市庆祝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以广大农民载歌载舞形式为手段,以开展金秋消费季为核心内容,全面铺开一系列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庆丰收活动。
活动现场,展示来自全市各县区5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300多种“大同好粮”“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特优农产品和丰收果实。特别是开展全市好品种、好技术、好模式、好产品、好成果“五好”展示,集中展示近年来全市农业新品种、北斗+智慧农业技术、有机旱作模式、新型阳光温室、特色渔业、地膜覆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机新装备等农业发展成果。
不少参加活动的农民代表聚集在“五好”展示台太空蛇瓜、太空大南瓜、太空香炉瓜等系列太空蔬菜展品前,纷纷点赞夸奖,表明种植意愿。在大同地方特色猪种——马身猪模型展台前,五头栩栩如生的标本,引人观看,了解其优良特性。更多的农民朋友被带着新鲜泥土芳香的黄芪、黄花、土鸡蛋、山蘑菇、高粱、谷子等“大同好粮”特色农产品所吸引,纷纷观展、咨询、品尝、购买。
今年,全市以庆祝农民丰收节为契机,积极开展支农助农、金秋消费季、直播助农带货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现场组织全市10多名网红和自媒体工作者,开展现场直播带货、直播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商新形式,扩大活动影响力。
活动精彩的农民文艺演出,吸引与会农民代表。《大丰收》以婀娜曼妙的舞姿展现丰收的喜悦,表达劳动人民对丰收的礼赞和辛勤付出后的满足和幸福。歌伴舞《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古都新时代的新变化、新面貌,舞出大同儿女的美好未来。男生独唱《大同好粮》、女声独唱《风调雨顺》抒发民众期盼年年丰收粮满仓的美好愿望……
活动邀请了浑源县种粮大户代表、各村农民代表与全市“三农”工作人员500多人参加。现场视频连线分会场,启动第三届黄芪采刨节。
今年以来,大同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深耕农业赛道,聚焦“6+2”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九化”联动,夯实稳粮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收益最大化。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36.99万亩,超任务15.29万亩,完成率103.6%。大同黄花融入百胜中国、东方航空、重庆涪陵榨菜、浙江海亮明康汇等知名企业供应链,开拓海外市场。全市种植黄芪37万亩,产量9000吨,产品近70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省第一。全市蔬菜播种23.7万亩,总产量70万吨,新发展设施蔬菜1.57万亩,今年该市蔬菜市场行情好,番茄类价格同比增长5倍,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全市13万亩鲜食杏产量达18万吨,是去年的4倍多,产值达12亿元。
当前,全市在庆祝农民丰收节期间,积极开展十多项群众庆丰收联欢活动,包括组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等成果展示、举办第三届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农田建设政策培训会、金秋消费季、丰收市集展销、电商助农直播、第三届黄芪采刨节、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等一系列活动,展现新时代乡村风貌之美、乡村文化之美、特优产品之美,讲好乡村振兴大同故事,不断开创大同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完)
(张吉 张锦涛 乔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