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29日电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今年以来,晋中市和顺县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和顺县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委“11551”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重点,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全力构建文化旅游互动共进、共生互融的大格局,实现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全力推动和顺县文旅事业再上新台阶。
太行山之巅、清漳河之湄,在和顺县邂逅独一份的山水浪漫。太行森林公园走马槽景区的彩虹大道蜿蜒山间,一侧是“云端草原”的绿意盎然,一侧是“太行山断裂带”的雄伟壮丽,晨可观云海日出、晚可看千峰夕照,尽显原生态;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走进南天池村,牛郎街、织女街、连理院等一个个标识,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在“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引下,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打好“牛郎织女”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和顺县文旅局积极践行县委、县政府“两区两线一中心”规划布局,深挖和顺县“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特色文化,以“牛郎织女文化园”为中心,协同松烟镇、和顺县国投公司积极推进和顺县牛郎织女文化园一期青家寨项目建设。
“我们青家寨村牛郎织女文旅产业项目,以牛郎织女爱情文化故事为背景,共分两期实施改造提升。”松烟镇青家寨村牛郎织女文旅产业发展项目负责人樊广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游客服务中心二次结构、沿街商业用房主体工程、青家寨村三官庙修缮工作等,预计2025年9月底全部完工,真正实现和顺县“东部文旅示范区”,让更多人留在和顺、爱上和顺、向往和顺。
走进青家寨村,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硬件设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舒适,既有“土味”又有“品味”,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松烟镇青家寨村村民张星魁说,“为打造牛郎织女文化园,让青家寨村成为旅游乡村,现在出来我们村里焕然一新,旧貌换新颜,随处可见牛郎织女的文化元素,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多年来,和顺县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丰富完善“和顺礼物”,结合和顺刺绣、剪纸、根雕等非遗技艺,支持和顺非遗企业开发“闺房装饰”“定亲礼”“纳吉礼”等“喜文化”产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促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牵绣,这种刺绣无论是“纳”还是“绣”,一针一线都必须用力牵紧,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这几年,白巧英带着周边姐妹们创新出了上百种绣法,把牵绣也推广开来。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和顺县组合立体绣创始人,白巧英表示,
“我们不断研发创新出百余种针法、绣种,十几年来,搭上文旅产业发展快车,成功注册‘太行牵绣’商标、‘喜桥会’商标和‘豹喜豹’商标,一幅幅作品能拍卖从几万到十万以上,让传统文化与时尚结合,提高牵绣的知名度和品牌化,进一步把和顺县非遗——刺绣及牵绣传承下去。”
除此之外,和顺县文旅局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做好文物保护、修缮工作,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与乡村发展、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区域文旅品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接下来,和顺县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围绕农文旅融合,抢抓“千万工程”战略机遇,打好“牛郎织女”牌,用好“太行山水”景,走好“文旅康养”路,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东风,阔步向前,以文旅产业之“进”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完)(尹晨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