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7日电 在矿井深处,安全重于一切。长治市上党区王庄煤业将安全防线前置到矿工踏入井口的第一步,以“无监管不作业、无防护不作业、无确认不作业”的“三无”铁律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岗位、班组、区队、矿级的四级排查体系,将“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融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地面:严把入井第一关
每天下午两点半,王庄煤业副井口都秩序井然。准备入井的矿工整齐列队,安全员正逐项进行最后的核查——检查自救器是否佩戴、矿灯是否正常、定位卡是否通过认证。这看似重复的入井程序,是矿井为矿工生命安全系上的第一道“保险绳”。综掘队生产班班组长李泽平表示:“这些检查可不是走形式。‘三无’铁律就是我们的护身符,只有地面关把严了,井下作业才能更安全。”
井下:清单排查与“三盯”闭环
地面关口严格把控,井下防线同样严密。在胶轮机电设备检修车间,班长张亚勇正带领组员按照清单对支架车进行检查,油位、螺栓扭矩、防护罩状态等每一处细节都反复核对。对于识别出的“不放心设备”,班组严格推行“三盯”——盯规范、盯现场、盯措施。排查出的隐患经由“岗位动态排查——班组班查——区队日查——矿级周查”的四级链条,直达治理终端。这张层级分明、责任清晰的安全网络,让隐患无处藏身。
中枢:数据驱动精准控险
矿井调度指挥中心是安全管理的“大脑”。依托大数据平台,瓦斯浓度、风速等环境数据实时抓取,实现安全监管全过程数字化。中心严控高风险作业五大关键环节:安全技术匹配度、现场跟班到岗、监控覆盖范围、隐患治理时效、作业操作规范,并作为落实“盯过程、盯现场、盯措施”的核心枢纽。安全科长每日紧盯地质变化、设备异常、人员状态三类风险清单,进行动态研判与调度。
“‘四级隐患排查体系’是我们前移安全防线的关键。”安全科科长范铭介绍,“今年排查的2072条隐患已全部高质量整改,隐患举报奖励制度也初显成效。大数据系统助力精准控险,确保作业风险可控。下一步,我们将围绕‘6996’工作机制等七个方面持续发力,保障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井口旁,醒目的隐患举报信箱与奖励公示栏见证着“人人都是安全哨兵”的共识;24小时开放的营养餐厅里,升井矿工正用一碗热汤面驱散疲惫。当“三无”成为本能,安全便不再是悬顶之剑,而是脚下最坚实的土地。王庄煤业以井口为原点,将安全基因注入每一次规范操作,让“平安归来”成为矿工最温暖的归途。(完)
(李玲 李晓妍 张璞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