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山西长治潞城区:项目建设“加速度”民生福祉“节节高”
2025年07月08日 17:58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8日电 盛夏时节,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民生改善硕果盈枝。卢华街(潞颐康养园配套道路)、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北院区(潞城区人民医院)迁址新建、区工人文化宫改造三大民生项目集中竣工。这既是潞城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年”的阶段性成果,更是该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实效助推民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用实打实的建设成果回应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赵亚喆 摄

  畅通发展动脉 赋能大健康基地

  清晨的阳光洒在卢华街崭新的柏油路面上,映出沿线居民欣喜的笑容。这条总投资1.97亿元、全长2.3公里的城市道路,起于新华路终至卢医康养基地,从2024年6月开工建设到全线贯通,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图纸到现实的跨越。作为服务卢医山下长治市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的关键配套,它的通车为基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在道路设计上坚持实用优先,不搞华而不实的装饰工程,将节省的资金全部用于完善基础设施,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彰显了勤俭务实的作风。“以前去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得绕行村里小路,物资运输更是要多走3公里到5公里远路,不仅耗时,遇上雨雪天还常陷困境。现在这条路一通,运输效率直接提升40%”。卢医山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负责人算起“通行账”时难掩兴奋。卢华街不仅打通了基地对外连接的“主动脉”,更串联起康养产业的“黄金链”——道路全线贯通后,让基地与周边医疗资源、物流枢纽实现无缝衔接,形成“15分钟服务圈”的高效联动格局。

  家住新华路的市民王女士去年把老人送到了康养中心做康复,需要经常往返看望老人,她感慨道:“以前去得绕好几条小路,现在这条路通了,开车十分钟就能到,太方便了。”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卢华街建设同步配套了绿化、照明、排水等设施,通过景观设计打造“一步一景”的城市风景线,将吸引更多的康养企业签约入驻,带动新的就业岗位,也让周边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赵亚喆 摄

  升级医疗保障 守护群众健康线

  走进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北院区(潞城区人民医院)新址,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先进的医疗设备、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这个位于潞华街道北街社区,占地104亩、总投资4.82亿元的项目,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始终以“打造区域医疗高地”为目标,如今500张床位、涵盖门诊急诊、医技科室、住院部、行政楼、感染楼等八大功能区的规模,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住院挤”的问题。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北院区(潞城区人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马骏向记者介绍:“新院区已经全面竣工,将陆续引入高端CT、高清胃肠镜、数字化血管造影机等300余台国际、国内尖端的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能大幅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还将为我们开展微创介入手术、精准治疗等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目前医院开设有呼吸与危重症科、心内科、肾内科等18个临床科室以及医学检验、影像、核磁等9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骨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神经科、麻醉手术科、心肾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自2024年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共建以来,医院依托总院资源,实现学科融合与同质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同时借助优势学科,各科室均衡发展,针对各个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疾病等方面均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对急、危、重、疑难病症的救治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多项技术填补了区域空白。与此同时,依托长治医学院的资源优势,建立“专家下沉坐诊+远程会诊”机制,每周有十多名专家常驻坐诊,让群众不出区就能看上“大专家”,切实增强群众就医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赵亚喆 摄

  焕新文化阵地 点亮职工新生活

  “改造后的文化宫太赞了!不仅有专业的羽毛球馆,还有职工书屋和培训教室,以后下班有了好去处。”刚在新场馆打完球的企业职工小李说。区工人文化宫历经改造,在有限的空间里,打造出集文体活动、交流展出、辅导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

  潞城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工程充分征求了职工意见,配备有室内台球、乒乓球、羽毛球场馆等健身区域,以及职工培训室、职工阅读室等,还将增设特色功能区,定期举办书画展览、文艺汇演、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我们就是要让文化宫切实成为工会为职工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职工想来、爱来、常来的‘精神家园’,目前日均接待职工已达200余人次。”

  项目为笔 书写民生新答卷

  从路网贯通激活发展新动脉,到医疗升级构筑健康新屏障,再到工会阵地打造服务新标杆,这一系列项目的集中竣工是潞城区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年”的有力举措。今年以来,潞城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主抓手”。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仅实现了城市功能品质和民生福祉的跨越式提升,更展现了潞城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奋斗姿态。

  据了解,潞城区将以此次三大项目竣工为契机,持续深化“项目为王”理念,用更多实打实的建设成果,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完)

  (牛晓燕)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