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长子县草泊村:“一免五增”让玉米田结出“科技穗”
2025年07月15日 17:01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15日电 “你看这玉米,秆粗穗大,长势齐整,叶子一点斑都没有,多亏了农业专家手把手指导!”7月9日,长子县鲍店镇草泊村村民王素芳穿梭在玉米地间,拨开饱满的玉米棒,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丰收的期待。

  过去,草泊村玉米种植一直沿用稀植浅耕的老法子,亩产常年徘徊在1200斤左右。“种得稀不说,肥料利用率还低,遇上干旱年份,收成就更没谱了。”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胡鹏飞道出了传统种植的短板。

长子县供图

  转机始于2023年。山西农业大学农科院将草泊村选为试点,推广“一免五增”旱作农业技术,200亩对比试验田给出了亮眼答案:新技术种植的玉米田,每亩株数从4000株增加到4500株,植株更健壮,抗倒伏能力也显著增强。“今年测产数据出来,示范田亩产保底能破1800斤,比传统种植足足增产300斤以上!”胡鹏飞难掩兴奋。

  这“一免五增”技术究竟有何门道?“一免”即播前免整地,“五增”则聚焦增墒、增养、增密、增绿、增重,集成了深播蓄水、有机肥替代、合理密植等10项关键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旱作农业解决方案。技术落地的同时,专家团队全程跟进指导,让农户心里更有底。村民李爱萍就深有体会:“前阵子玉米苗有点发黄,专家和指导员当场帮着调配肥料浓度,没多久苗就缓过来了,比自己瞎琢磨强太多!”

  更让农户省心的是,合作社与农科院合作引进的一体机,让种植成本降了一大截——化肥用量少了,旋地、播种、打药的费用也大幅降低。如今,除了少数边缘零散地块无法机械化作业,全村2000多亩耕地中,已有1600余亩用上了“一免五增”技术,实实在在实现了产量与效益双提升。

  七月的骄阳下,玉米叶沙沙作响,田野间的玉米穗正悄悄鼓胀。“一免五增”这颗科技的种子,在草泊村的土地上扎下深根,正结出沉甸甸的增收果实。看着连片的“科技田”,村民们心里清楚:这丰收的底气,就藏在每一项精准的技术里,藏在越来越鼓的钱袋子里。(完)(刘盼刘峰)

【编辑:任曼曼】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