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航站楼里的“枫桥温度”:太原机场航站区派出所打造民生警务新标杆
2025年07月17日 14:34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17日电 “长得帅,办案快,找手机大王!”2025年6月21日,一面锦旗被送到山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航站区派出所。一对新婚夫妻紧握着民警的手说:“我们的蜜月差点泡汤,你们5分钟就完成了救场!”

  航站区派出所门口,“完璧行动”主题板块的金色字迹在射灯下流淌着暖光。11面锦旗如整齐列队的卫士,其中7面绣着“完璧”字样;玻璃展柜里6封感谢信微微卷边,仿佛在述说旅客与民警那些暖心时刻。

  6月27日,记者走进航站区派出所办公区,探访被省公安厅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的警务密码。

  高效:5分钟的“民生时速”

  6月7日清晨6时03分,太原机场航站区派出所接到警情:一对新婚夫妇在前往机场开启蜜月之旅时,不慎将存有重要行程和珍贵婚礼回忆的手机遗落在出租车上。

  “手机是我俩结婚买的情侣款,对我非常重要。”新娘带着哭腔的诉说还没结束,值班民警杨睿捷已在键盘上敲下最后的回车键。

  几乎同一秒,3条指令在“一案三反馈”系统中同步发出。杨睿捷依托专业的监控研判能力和丰富的处理经验,仅用5分钟便精准锁定手机下落,成功联系上出租车司机,顺利为夫妻二人寻回手机。

  3周后,一面绣着“长得帅,办案快,找手机大王!”的锦旗被送到派出所。“破局关键在于打通数据壁垒。”杨睿捷调出当日系统日志向记者讲解道。当平台自动标注红色紧急状态时,瞬间触发“一案三反馈”机制——接警员直派、处警员实时回传、值班长云端督办的三级联动,将平均寻物耗时压缩至20分钟。

  变革体现在流程再造中。记者看到新版电子派单:案件信息被浓缩成手机屏大小的模块。“过去处理纠纷要填5张表,现在全程指尖操作。”副所长张之菲滑动手机屏幕介绍。2025年的数据显示:文书工作量减少75%,寻物效率提升40%。

  破壁:从“单一警力”到“联防共治”

  翻开2024年工作总结,航站区派出所所长李亚斌的指尖停留在关键段落:“公安引领,各单位协同。”这份签发于2024年年底的文件,清晰记载着破壁之路的起点——面对全年678起遗失物品警情,派出所主动搭建联席会议机制。

  “过去寻物平均耗时2小时。”李亚斌指着墙上的《遗失物品处置流程图》告诉记者。原始台账显示:2024年1月旅客王某手机遗失,从调取监控到联系出租车司机,耗时118分钟。转变始于当年2月的协调会,机场管理方、驻场单位代表及商铺负责人的签字页,至今仍夹在会议纪要中。

  “数据不能共享曾是最大阻力。”副所长常洪杰告诉记者,出租车公司最初拒绝开放GPS实时数据,商铺担心增加运营成本。转折点发生在当年春运期间——民警通过商户监控帮乘客找回抗癌药后,药店经理在次月联席会上主动表态:“公安真心帮群众,我们全力配合。”

  就这样,航站区派出所主动担当枢纽,在多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三层联动网:牵头七部门修订《遗失物品管理办法》,打通机场、地铁、商铺的数据链路;构建“三警联动”响应网,将地铁安保、安检通道、商户店员纳入“群防群治联防力量”;培育“最小应急单元”,地铁1号线开通期间,建立了32个应急联动点位。

  如今,97家商铺的1103名员工、32家出租车公司调度台、地铁15个安检点的安保人员全被纳入“完璧行动”响应网。指挥屏上的绿色光点每闪烁一次,就意味着一场跨部门协作的启动。

  织网:“数据孤岛”变“智慧天网”

  指挥中心的电子屏蓝光闪烁,张之菲轻点鼠标,调出2025年新升级的“一案三反馈”系统。“看这个双肩包遗失案例,”她放大时间轴,“接警2分钟生成电子派单,视频组调取安检通道影像,巡逻组检索手推车存放区,商铺群同步发布特征信息——8分钟后便在具体登机口锁定目标。”

  小小的派出所里,记者在值班民警的登记簿上看到一份特殊清单:祖传婚戒、导盲犬鞍具、移植器官保温箱……

  协作向制度深层延伸。2024年工作总结记载:针对黑车扰序问题,派出所推动施划了出租车专用通道;在2025年“向人民报告”活动中,16家驻场单位提出增设电子屏的需求,10天后便在T1航站楼落实。

  “平安不是警察的独角戏。”李亚斌指向墙面的协作图。图中百余名保洁员、商铺员工组成信息节点,与警力交织成“安全”网格。当记者追问发动群众的秘诀,他展示了2025年1月联席会议视频:驻场单位代表提出12项需求,最终转化成墙上的《驻场单位协作公约》。

  深耕:“枫桥经验”在空港扎根

  走进太原机场航站楼,预防的智慧渗透在每个角落:值机岛前,防遗失指南在LED屏上滚动播放,年轻旅客纷纷举起手机扫码保存;洗手间隔间里,新安装的感应提醒器在物品滞留15分钟后自动播放提示音;行李手推车把手上,“扫码报失”的荧光标签闪闪发亮。

  “我们测算过,”张之菲指着数据曲线说:“防遗失指南上线后,T2航站楼单日遗失报警下降了40%。”而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制度层面——当民警定期与商铺复盘物品保管流程,当保洁员接受基础警务培训,“枫桥经验”的“预防基因”已深深植入空港的血脉。

  夜幕降临,航站楼灯火通明。锦旗上“完璧归赵”的烫金字样,在玻璃幕墙的反射下,与起降的航迹灯交相辉映。47分钟送达的手术器械、200公里夜奔的救命药、12分钟寻回的地铁站走失老人……它们正汇聚成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航空注脚——在这里,每件失物的归途,都是警民同心铺就的温暖航路。(完)

  (李青)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