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三优”领航谋跨越“绿”建新篇亮答卷
2025年07月21日 13:01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7月21日电 题:“三优”领航谋跨越“绿”建新篇亮答卷

  作者  邢楠  宋瑶

  广袤无垠的沙丘在炽阳下热浪翻涌,中国能建山西电建EPC总承包的第一师阿拉尔35万新增负荷消纳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吊臂挥舞,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今年以来,山西电建推进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共享融合“四大转型”,锚定获取优质项目、项目优质履约、效益优先优质“三优”主线,圆满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公司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三项指标”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9.93%、32.75%、29.83%,均创历史最好成绩,以乘势而上的发展态势,在能源建设领域交出亮眼答卷。

山西电建参与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千万吨级煤矸石综合处置及新型部品部件开发一体化工程山西大同千万吨级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获取优质项目,市场开拓拔节生长

  仲夏之际,第四师可克达拉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再传捷报——厂前区办公楼已顺利封顶,为山西电建在新疆区域市场的品牌“根基”添砖加瓦,使其愈发稳固。

  优质工程的建设提升了品牌价值与业主认可度,示范效应在市场拓展中持续发酵,形成“链式反应”。新疆储能、煤电改造等6个项目集群相继落地,形成“建成一个、带动一片”辐射效应显著的区域滚动开发格局,为山西电建铺开了市场开拓的初始画卷。

  市场开拓的征程,始终在破题攻坚中向前延伸。面对挑战,山西电建从项目源头破局,通过深化能建内部协作,创新探索“投资+EPC”“产业导入+新能源”等新商业模式,开拓新项目。

阿拉尔项目现场正在使用光伏铺装机器人。

  模式创新的实践在春意渐浓的四月绽放光彩。大同云冈区口泉乡的奠基仪式上,国内首个千万吨级煤矸石综合处置及新型部品部件开发一体化工程破土动工,成为“产业链内在融合,参与产业投资,获取新能源指标”的鲜活注脚。

  在模式创新的同时,山西电建深度融入中国能建“三位一体”大市场开发体系,通过重组六大区域,组建12支省域尖兵,构建起覆盖广泛的营销网络。

  高平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体检与康复中心项目的正式投运,不仅为当地医疗事业注入强劲新活力,更成为助推山西电建非电业务壮大的坚实支撑。随着这一项目的成功落地,企业市场开拓的触角得以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为后续发展打开了全新空间。

高平市人民医院门诊楼正式投运。

  吉林松原,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拔地而起,书写着清洁能源的崭新篇章;海岸之滨,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的9HA.0型燃机发电项目巍然屹立,彰显着能源升级的强劲动能;新疆天山脚下,国内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项目破土成金,将荒漠变为清洁能源的广袤沃土。这些创下“首个”“最大”“首创”纪录的工程,印证着山西电建在市场开拓中的强劲势头。

  从新疆戈壁的风电矩阵到内蒙古草原的光伏蓝海,从吉林平原的氢能基地到三晋大地的循环经济项目,山西电建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织就了一张纵横交错的市场版图。在创新模式与体系化布局的双重驱动下,企业的市场开拓之路正越走越宽。

可克达拉2×350兆瓦项目部数字指挥中心。

  确保优质履约,项目建设彰显实力

  2025年春,一场以“竞赛创‘三优’建功‘十四五’”为主题的劳动竞赛热潮在神州大地奔涌。中国能建山西电建一批新能源项目在时间紧迫、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挑战中破浪前行。上半年,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突破2.3吉瓦,以绿色动能点亮神州大地。

  优质履约的答卷,往往是在以技术创新破解施工难题的过程中书写而成。

全国最大单机陆上风电机组——赤峰克旗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

  赤峰地区气候复杂多变,风速极不稳定,而吊装作业必须在瞬时风力6级以下的环境中才能安全进行,如何抢抓施工“窗口期”,成为缩短工期的关键所在。

  山西电建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山西省首个风力和光伏发电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风机智能化吊装2.0》系统,可实时监测吊装作业机位8-12公里内的风速风向,为作业人员提供精准预警,数次助力项目规避大风风险。

  技术创新的作用不仅在于攻克施工难关,更在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山西阳泉矿区,“光伏+农业/林业”复合发展模式唤醒闲置土地资源;太谷项目采用“无硬化地面”施工法,实现水土流失控制率100%,以绿色施工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大唐阳泉矿区1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

  而在东台市弶港镇的河面上,成片的光伏板如同蓝海般泛着青光,东台渔光互补项目的科技创新工作小组,正全身心投入到破解水上光伏超长管桩施工、渔光互补高支架安装施工难度大等难题的工作中。

东台21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

  他们研究形成的《提高光伏超长管桩水上施工合格率》《光伏超长管桩水上施工工法》2项科技创新成果,不仅使东台项目的施工合格率超过95%,新增创效32万余元,更打造出“水上光伏+生态养殖”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项目——山东枣菏高速交能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敢于领先、百战成军”领军文化体系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技术创新的锋芒与精神力量的厚度便形成了奇妙的糅合,进一步助力项目克服困难、稳步推进。

  在无水无电、信号断绝的戈壁滩上,阿拉尔项目团队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效”优良传统,连夜组建突击队,24小时接力抽排,成功战胜了升压站基坑渗水的危机。面对连绵阴雨导致的场地泥泞,他们冒雨开挖排洪沟、精准回填土方,不仅抢回了延误的工期,还将对生态环境的扰动降到了最低。

  这些闪耀着奋斗光芒的项目故事,源自融媒体行动深入一线的生动笔触。赤峰、枣菏、阿拉尔、高平、海南等项目的建设历程与典型人物,通过“向新、向绿、向未来”项目一线融媒体行动的系列报道被鲜活呈现。

  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共享融合“四大转型”中取得的新成就与硬实力,让这些沾满泥土芬芳的故事成为助力品牌“出海”的锐利武器。

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效益优先优质,数智创新爱“拼”才会赢

  在现代化工程建设的浪潮中,智慧与创新正成为驱动项目高效推进的核心引擎,而党建引领、廉洁建设与人才培育则为其筑牢根基、注入活力,持续开启项目效益提升的全新征程。

  可克达拉2×350兆瓦项目上,无人机巡航的轨迹与数据大屏上奔腾的信息流交织成一张严密的管控网络,将安全“效益”转化为毫米级的精准操作,每一个数据的跳动都彰显着智能化管理对安全与效益的双重保障。

  阿拉尔项目上,不知疲倦的“钢铁同事”光伏铺装机器人在光伏板间灵活穿梭,智能化安装工艺的应用如同为项目装上了加速齿轮,有效缩短了工期,让智慧工地的光芒真正照亮了项目发展的前行之路。

  完工结算管控平台、分包招标进度监控平台等陆续上线,既为基层卸下负担,又为管理层装上“电子眼”——实时掌握结算推进状态、分包招标及合同详情,让结算管控与分包招标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AI技术与各平台深度融合,碰撞出科技与智慧交融的火花。未来,动态结算数据库的构建、人机交互对话系统的落地、线上批注评价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规划指引,为工程管理注入更多可能性。

  这些智能“引擎”的持续发力,不仅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更在无形中重塑着工程建设的模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智慧的力量在各个项目中绽放光彩时,党旗始终在一线高高飘扬,为项目攻坚克难提供着强大的组织保障。

  品牌化建设构筑先锋矩阵,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打造323个党员品牌工程,涌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松原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党员示范岗段丽瑞与阵风“赛跑”,带领团队创下34台风机安全吊装纪录,彰显“红色生产力”的硬核实力。

新疆天山国内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项目。

  在大唐原平光伏项目中,80后党员安文锐带领攻坚组创新推出“日清日结+48小时闭环”工作法,攻克6项技术堵点,独具特色的支部子品牌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焕发时代光彩。

  枣菏高速公路项目运用联学联建载体,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体系化协同释放聚合效应,构建起“三级联动”党建新格局。从安文锐攻坚组的破壁攻坚,到枣菏项目中党建引领作用的深度发挥,再到段丽瑞式一线党员的先锋示范,人才创新与党性锤炼始终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智慧工地的精准管控、党建引领的协同攻坚、廉洁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才创新的蓬勃发展,各个方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一个高效、合规、富有活力的项目发展生态,为每一个项目的成功交付和持续创效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时代眷顾奋楫者,星光不负赶路人

  在波澜壮阔的能源建设版图上,山西电建既有单机容量破纪录的风电工程,也有覆盖万亩荒漠的光伏基地;既诞生了填补行业空白的技术专利,也培育出“日清日结”“48小时闭环”等管理创新范式。他们以“新”为钥,解锁着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密码;以“质”为尺,丈量着从工程建设者到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跨越。

阿拉尔市35万千瓦煤电灵活性改造项目。

  当更多光伏矩阵在沙漠中崛起,当智慧工地的蓝图在更多地域铺展,山西电建作为始终与时代同频的能源劲旅,正以无数个“从0到1”的突破,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持续书写着属于中国能源建设的时代答卷。(完)

【编辑:任曼曼】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