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21日电 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辛安泉域腹地,“长治生命泉”潺潺流淌,滋养着西流南村这片8.634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这里既有“上党小江南”的灵秀风光,也承载着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时代命题。
多年来,西流南村支村两委与全体村民携手,以系统性思维破局,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特色发展之路,书写出一份厚重而鲜活的乡村振兴答卷。
生态筑基:在保护中谋求发展新路径
作为水源保护区,西流南村面临着严格的土地管控与发展限制,这既是挑战,也是转型机遇。村庄以生态保护为根基,将环境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增设分类垃圾桶、开展飞线整治,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让村庄线缆布局整齐美观,整体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时,投入10万余元对柏脑山居民区及文昌阁周边区域进行改造,让乡村风景更美、生态更优;实施进村路提质改造工程,铺设沥青、安装路灯,在完善交通设施的同时,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搭建起坚实的基础。将生态保护融入村庄发展的全过程,既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又为村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
产业赋能:多元融合激活发展动能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西流南村立足自身资源,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投资30余万元打造辣椒酱生产项目,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日生产鲜辣椒1000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休闲采摘、特色种植蓬勃发展,青葱乐园种植五果树,成片的油葵与大葱,不仅美化了乡村景观,也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渠道;庭院经济更是别具特色,集体发放葫芦籽或幼苗,让院落变身“小果园”“小菜园”,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
此外,村庄还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与山西诚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毓芳园,与潞源彩灯公司采用“农户+公司”模式发展彩灯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青葱乐园打造传统射箭、礃堦、推石磨等场景小品,将农耕文化与民俗风情融入文旅产业,丰富研学游学项目,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民生为本:细微之处彰显发展温度
乡村振兴,民生为要。西流南村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从细微处着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投资28余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所,改善村民就医条件,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严格落实水保护补偿政策,有序推进21户搬迁工作,十余户村民已搬进崭新楼房,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些民生工程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村民。
规划引领:绘就未来发展蓝图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西流南村聘请清华美院团队编制乡村治理概念性规划,围绕水文化,以一街一区一带布局为框架,对村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整合。从规划理念到政策保障,全方位进行创新探索,为村庄未来发展定位、风貌塑造、产业布局等提供了科学指引。这一规划不仅立足当下,更着眼长远,为西流南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西流南村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庭院经济发展,壮大彩灯产业规模,优化青葱乐园运营,办好特色文化活动,推进招商引资项目,配合重点工程建设,美化村庄生态环境。在生命泉畔,西流南村正以坚定的步伐,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勇前行,未来必将书写更加绚丽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完)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