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25日电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西苑社区策划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通过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现场教学、居民亲身实践等形式,感受非遗魅力。
在“非遗共传承民族一家亲”活动中,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以哨埙演奏融合多民族音乐元素的《爱我中华》,悠扬旋律传递出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的深厚情感。葫芦贴画体验环节,传承人展示了人物、花鸟、生肖等精美作品,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融入作品。
“非遗石画沁西苑携手并肩筑团结”活动以石画为载体,让居民在“共绘、共学、共乐”中勾勒出了文化脉络。大家齐聚一堂,用色彩与线条在石头上创作,不仅近距离感受石画艺术的古朴魅力,更通过协作互动将“团结”二字深植于心,以艺术形式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铸牢共同体、杏韵谱新篇”活动聚焦拓印、箜篌、哨埙三项非遗技艺。传承人详细讲解每项技艺的历史渊源后,指导居民亲手操作:将石碑纹样完整拓印、用古老箜篌弹出流行音符、用小巧哨埙吹出清脆旋律。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既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精巧,更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与‘泥’有约同‘埙’筑梦”活动中,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杨莉为居民揭开了晋阳彩泥的神秘面纱,从历史脉络到色彩调配、塑形技法,细致讲解后手把手指导大家用揉、搓、捏、刻等技法创作,老人与孩子们发挥想象,制作出了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彩泥作品。
中国萧埙专业委员会会员韩峰则带领居民走进古埙世界,讲述其发展历程、展示不同形制古埙的独特音色。居民们亲手参与陶土揉制、坯体成型、音孔雕琢,在韩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古埙制作。
x从哨埙的旋律到葫芦贴画的巧思,从石画的协作到拓印的古朴,从箜篌的清越到剪纸的灵动,西苑社区以非遗活动为桥梁,让各族群众在文化传承中拉近距离、增进情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力量。(完)